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学院:构筑产学研平台 助力汽车产业提速

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学院:构筑产学研平台 助力汽车产业提速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国产化,对于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学院的科研团队,他们针对汽车核心技术,通过项目合作,让企业无后顾之忧,有利的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近五年,车辆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共10项,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3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2亿元。

办企业走产业化 开创政产学研新模式

中国的汽车行业传动系统的研发,远远落后西方的工业强国。因此,这方面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被西方国家垄断。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行业对传动系统的关注度和研发力度越来越高。

1995年,重庆理工大学现任校长石晓辉教授牵头成立了车辆学院汽车试验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主攻汽车传动系统。目前团队已拥有专职研发队伍18人,其中团队指导教师7人,博士6人,硬件软件专业设计工程师5人,现指导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共计52人。

近年来,该团队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和一大批企业委托项目。截止到2015年底,团队承担纵横向项目累计约200余项,申请或授权专利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60余项,并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汽车摩托车行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奖项。团队成功自主研发的“汽车传动系多功能试验台”、“离合器试验台”、“汽车变速器NVH试验台”等几十件试验测试产品,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2015年,团队将研发系列成果成功进行孵化。由重庆理工清研凌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CTL)进行产业化,建立重庆理工大学进行研发并提供技术支持,CTL实现产业化的政产学研新模式。目前团队自主研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庆长安、重庆青山、重庆宗申、北汽银翔,浙江吉利、四川建安、上汽、广汽、江淮、比亚迪、蓝黛等国内几十家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同时为企业提供试验分析服务、技术支持,为推动国内汽车行业研发进程和研发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联手车企开发整车 6款车获得五星评价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学院汽车安全集成开发及CAE分析团队是重庆市级创新团队,团队核心成员5人,由胡远志博士牵头,该团队已经成为了重庆及西南地区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核心的研发合作伙伴。目前团队的主攻方向,汽车的安全新能方面的研究。

团队成员已经主持和参与了23款整车的碰撞安全开发,其中6款获得C-NCAP正式五星评价。其中在碰撞安全正向开发方面,实现了整车企业和约束系统供应商同步研发和流程控制,掌握了碰撞安全研发的核心技术。

团队还积极发挥与学院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技术优势,为整个重庆乃至全国的汽车为产业服务。目前,已与东风小康、北汽、力帆、长安等企业广泛开展合作。

走在全国前列 聚焦空气动力学

汽车动力学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空气动力学可以使汽车提升续航能力。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在汽车行业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为此,重庆市政府专门投入了5个亿,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开建,在礼嘉建立了汽车的专用风洞,用于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实验。之前全国只有一个在上海,预约都要提前一年。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优势,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空气动力学及车身设计研究团队在赖晨光教授的带领下,已经建设成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成果突出、科研条件良好的科研团队。该团队以多学科的视野和跨学科的方法对汽车进行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并在结合当代美学的观点下对车身进行造型设计。

该团队拥有老师5名,研究生20多名。目前,该团队正在开展高速气动悬浮列车多向翼耦合壁面效应的机理研究、基于风动的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及应用等15个相关课题的研究。团队也积极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目前已与长安汽车等企业开展合作,与中汽院等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新型车空气动力学的开发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工大学车辆学院,全体老师参与科研,再将研究的最新成果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全过程中,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提质量,这样的现象已成常态。

不仅如此,在车辆学院,更多的学生也参与到科研团队中,他们和博士、教授们一起潜心研究,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行业先进技术和实际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学院科研的平台上,学生们学会了团队协作、独立承担、刻苦钻研,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让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为日后进入企业,开启职业生涯夯实了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