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下的河南“双创”新格局

转型发展下的河南“双创”新格局

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为新动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河南的创新创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河南“双创”近两年来总体情况如何?面临什么样的困惑?未来发展趋势怎样?8月25日,在黄河科技学院,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河南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撰写的《河南双创蓝皮书》发布,详细阐述了2016-2017年河南省创新创业发展走势分析与展望,在指出河南“双创”在助力经济稳转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我省“双创”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双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创新创业为经济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感触深刻:“我们学校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和‘双创’的产物。”

黄河科技学院一路发展的历程印证了这句话。该校创办于1984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多年来黄河科技学院一直把创新创业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的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获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2016年获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工作50强,2017年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并入选河南省首批“双创”基地。

实际上,黄河科技学院的创新创业成果可以看成是河南“双创”发展的缩影。《河南双创蓝皮书》认为,河南的“双创”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保态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提升了创新创业综合服务能力。

结论来自于课题组扎实的研究。“我们首先梳理了2016年河南省‘双创’发展现状的总体情况。”蓝皮书副主编周晓东博士说,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河南“双创”发展走势。

2016年,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在全省形成了“双创”的生动局面。

“双创”服务平台得到新发展。随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平顶山、焦作正式获批为国家高新区,截至目前,全省国家高新区的总数达到了7个,数量位居中西部之首。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新增4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全省自2010年以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年。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河南省获批数量与上海、江苏、浙江并列全国第二位。

“双创”主体规模扩大。众所周知,活跃的创新创业主体是“双创”工作的核心。我省提供各类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指导服务。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行动,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了1.2万家。举办了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引入创业投资近2亿元。众品公司、宇通客车等大型企业搭建了“大工匠创客单元”和“众创平台”,形成了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

创新创业群体队伍壮大。河南省自2016年以来建设了高、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同时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双创”,为全省全民创业营造了氛围。仅2016年年底,我省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达21个,省级综合示范县27个;网店从业人员达到了6.5万人,交易额超过275亿元。

“双创”是河南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人力资源大省,河南省的后发优势比较突出,但是先发优势明显不足,创新始终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进而全面推进‘双创’,是向新常态下河南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然选择,也是我省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喻新安说。

蓝皮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认为推进“双创”发展,是发挥河南省国家战略叠加红利,开创全省创新发展新局面的现实选择,是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动力来源,是推进转型发展攻坚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大批国家级战略规划或平台密集落地河南,为河南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河南要把握住发展黄金期,发挥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就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另一方面,河南省今年提出打响转型发展攻坚战。意欲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河南省GDP增速为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GDP总量站上四万亿台阶,位居中西部第一位。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河南经济大而不优、快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要实现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河南至少要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因此全省仍需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双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河南省转型发展的目标是“四化”同行,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

加快经济发展最终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河南省人口多达一亿多,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尽管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只有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77.4%。特别是分布在农村的大量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让贫困地区农民有活干、有钱挣是主要途径。

“双创”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

目前,创新创业已引起世界多个国家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浪潮。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但在实际发展中,河南的“双创”格局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之处。课题组研究发现,尽管已取得初步成绩,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全省创新创业的理念相对滞后,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创新创业是少数人的专业,而不是多数人的机会。“双创”生态体系有待优化。从现实情况看,河南省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已经具备基本要素,但系统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各要素之间的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还没有达到最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还有一些明显的问题表现在“双创”政策落地有待加强。一些政策出自不同部门,存在多头管理、政策重复等问题,甚至出现以“政策”应对“政策”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双创”政策的落地生根与实施效果。此外,“双创”体制机制活力有待增强,优质人才有待提升以及融资渠道需要拓展等问题也在实践中凸显出来。

“综上所述,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省‘双创’工作的推进仍需加大力度。”喻新安说。

事物的发展有其两面性。课题组在指出河南省“双创”发展存在的问题之外,也同时看到了“双创”发展面临的机遇:全球创新行动战略的广泛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中部崛起、建设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等等,都为河南“双创”发展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课题组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河南省“双创”发展的对策建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创业便利化;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壮大人才队伍,支撑引领创新发展;丰富创业融资市场,实现便捷融资。“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资本市场和银行渠道对创业融资的引导支持作用,助力初创小微企业茁壮成长。”蓝皮书副主编周晓东博士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