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人类还是赋能 癌症免疫与脑机融合跨界碰撞

拯救人类还是赋能癌症免疫与脑机融合跨界碰撞

6月10日,理解未来讲座上海专场在上海纽约大学举行,本期主题关注“前沿科技:脑机融合与癌症免疫治疗”。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刘小乐则分享了癌症免疫的研究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趋势。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潘纲分享了从人工智能到脑机混合智能的前沿研究以及混合智能影响未来人类生活的技术趋势。从拯救人类到为人类赋予“超能力”,前沿科技到底会如何改变人的未来形态呢?

安佰深股权投资集团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地区总裁,未来论坛理事张曦轲致辞时表示“技术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Jeffrey Lehman 致辞时希望通过科学家在校园的深入交流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了解未来,了解前沿技术。前沿的科学主题也吸引了天使投资人、未来论坛理事李柏霖等嘉宾出席参与。

本期讲座中,刘小乐教授“负责拯救人类”,她从人类患癌症的原因讲起,延展至科学家在DNA变异和基因表达等方面对癌症检测及预测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科学家如何使用CRISPR筛选技术寻找精准的免疫治疗方案,她透露了自己未来科研的方向,将更深入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探索免疫治疗的模型学习及智能化。把人类完全从肿瘤、癌症等疾病中拯救出来,这仍将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科研探索,刘小乐教授表示“治疗癌症,需要把肿瘤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表观遗传治疗与个性化治疗相结合。如果说肿瘤靶向治疗是祛邪,免疫治疗就是要扶正,而表观遗传治疗就是调节调养系统平衡,个性化治疗则是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潘纲教授则更像是钢铁侠、机械战警的“赋能师”,他从人工智能的局限性讲到脑机混合智能,畅谈人类的大脑和意识融合到硬件设备中而创造出的新型未来生活场景。他认为可以从感知、认知和行为等方面来增强和完善未来将融合于人类的混合智能系统,从而延展人类的能力边界甚至赋予“超能力”。“我们以前主要从计算的角度做了一些密切相关的研究工作,包括混合智能体系结构、神经信息交互等,以后可能更多地要在感知与认知等方面做增强。” 潘纲教授相信这就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接下来的对话环节,跨界融合的深入探讨,成为“拯救”与“赋能”的关键。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何良华,寻百会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哈佛医学院博士后肖腾飞,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终身教授张峥,与两位主讲嘉宾一同探讨免疫治疗、脑机融合与人工智能等前沿计算技术的深度交融。肖腾飞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去系统地理解肿瘤这个复杂的生物问题,了解肿瘤各种各样的突变”。要使用人工智能解决癌症问题,张铮表示需要解决数据“密度低、维度少、成本高”三大基础问题。 而在脑部数据信息获取上,潘纲认为“不管是神经信号的采集途径、分析技术、还是反馈输入,都需要在原理与方法上的进一步突破。” 刘小乐坚信跨界是很重要的,“还需要数据共享和交流,计算机、统计、生物各领域学者加上医生一起讨论、互相学习才能把这个癌症的问题解决”。主持人何良华也表示“脑机融合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未来,而我们的癌症是我们疾病研究的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攻克的领域。”

通过科学家们的前沿技术创新,相信人类在未来的生活必将进入新的智能阶段,怡和(中国)有限公司主席、未来论坛理事许立庆在总结致辞时十分憧憬,同时也深感未来论坛保持理解未来讲座的跨界交流是正确的科学选择,并将继续拓展更多的研讨维度,给大众带去更优渥的科学养分。

人类实现与计算设备互融互通,生命突破癌症的健康束缚……前沿技术正在悄悄预言我们个体未来的新形态,让钢铁侠、机械战警等人类的科幻未来逐渐成真。

据悉,理解未来讲座由未来论坛举办,是面向大众开放的公益科学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创新科学家担任主讲嘉宾,并与相关行业知名人士及企业家跨界对话,以传播科学精神、启蒙科学思想。理解未来讲座形式不断创新,内容覆盖生命科学、医疗、材料科学、社会科学、量子物理、化学、数学、人文、科技等领域。

未来论坛是由中国时下深具影响力的一批互联网先行者、投资界成功者、科技业前沿者发起,并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创立。未来论坛将网罗全球最新技术和有洞见的人,进行跨界、跨地域、跨年龄的交流与互动。它提供了一个入口,一个平台,让人们在基础逻辑的普适认知下,去获得方向感,去感知影响力,去踏进一片净土,去得到思想的孵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