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为北京 注入新活力

“双创”为北京 注入新活力

2018年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上,观众在使用虚拟现实医学手术模拟器。 郭静原摄

2018年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观众在体验大学生创业项目“大脑健康及性格评测”。 郭静原摄

国际首台一体化智能好氧发酵装备,全球首创输卵管造影技术,依托于硅基光子集成技术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在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中科创新、遨天科技、中企云链及一大批高校院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成果,引来观众的驻足围观和由衷赞叹。

据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介绍,本届“双创周”呈现出的亮点之一是知识创业、青年创业、连续创业逐步升级。目前青年人才成为创业骨干,“80后”占比39%,“90后”占比11%。

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脱胎于清华大学类脑计算中心核心团队。2013年,团队开始致力于类脑芯片的研究,5年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SNN/CNN融合类脑芯片,并开发出国内第一台类脑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势必会有一个全新架构的芯片来支撑时代发展,而我们与世界其他大型公司的探索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信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灵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梅迪说。

今年初,为把产品加速推向市场,清华大学类脑计算中心核心团队组建灵汐科技有限公司。“从学校到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管委会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在办公场所、工商注册等方面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创业的便利,鼓舞我们高效高质地做好产品。”梅迪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团队第三代类脑芯片产品将于明年一季度投产,目前已与不少公司接洽,开展进一步测试与合作。

展厅另一侧,几只机械臂正聚拢在一起,透过小孔延伸到透明罩内,“专心致志”地缝补一颗代表手术部位的葡萄。这台由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模块化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核心技术源自“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是一款完全自主研发、掌握完整知识产权和全链条关键技术、综合性能国际顶尖的通用型腔镜手术智能平台。公司系统工程师卢景曦介绍,该项目已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北京市科委G20工程医药产业创新研发专项资助,有力地推动了技术的优化和应用。

作为我国“双创”主阵地,近年来,北京在优势领域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集群、加大产业孵化平台支持力度的同时,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力量正逐步显现。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家“民参军”企业。公司企划部经理罗琳表示,团队自主研发的通信接口板、地检测试设备、协议芯片等方面技术已经运用到军工行业,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我们的自主可控技术受到充分认可,一些与军民融合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到公司实地参观考察后,鼓励我们在军用领域继续扩大业务,同时在民用领域积极推广。”罗琳说。

创业环境越来越有利,更新的是技术,留住的是人才。曾经的广东省高考状元、海归人才、互联网金融圈里的企业高管沈镇,如今却带着奇异莓亮相展厅。

“北京寸土寸金,但拥有活跃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更适合发展精品农业。”2013年,沈镇一头扎进京西门头沟清水镇的深山,种植奇异莓,现已在清水镇上两个低收入村和河北省内开垦出近2000亩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去年底,拇指姑娘奇异莓产业园设立了中科院第一个奇异莓专家工作站,不断改进品种和口感。“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既能提供广阔的生产基地,又能形成广泛的目标市场,有利于我们规模经济的生存和生长。”

“创新创业主体力量为北京注入了新活力,截止到目前,北京拥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家,超过400余家众创平台,3万个创业服务团队支撑服务创新创业发展,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成为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北京市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英建说。

据介绍,2017年以来,北京市累计新设立科技型企业11.2万家。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以创新创业为特征的新经济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