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愁“生存” 到激活创新生态 上理工科技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

从发愁“生存” 到激活创新生态 上理工科技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

在杨浦区军工路一侧,比邻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正在酝酿一场“裂变”。四年前,全国各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与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与许多传统园区和服务机构一样上理工科技园还在为怎么将空置的物理空间填满、如何让自己生存的问题发愁。然而今天的上理工科技园已经丰结硕果,创新机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最后一公里”究竟在哪?

都说高校科技成果要向市场转化,还未打通“最后一公里”,可这“一公里”究竟在哪?“高校先进技术,市场上没人懂没人理;高校科研团队又只埋头技术不懂市场需求。”上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荆勇认为,高校与市场两头不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而大学科技园的特殊身份恰好成为两端的桥梁,将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对应发现价值。

不仅如此,要把论文从抽屉中“解锁”,让“纸变钱”,还需要一个懂政策会协调的角色来推动具体而繁复的机制创新和激励。为此,科技园设立全资技术转移公司,通过技术转移工作站、产学研直通车活动、上门困难诊断服务等,架起供需双方沟通的桥梁,为科技企业提供精准的技术转移服务。

一年多前,借上海“科创22条”政策东风,上理工率先尝试以知识产权作价、股权激励的方式为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和应用的太赫兹团队创新激励机制,这个成功案例背后有科技园团队和学校资产处、科技处一起翻遍规章、法条各类政策文件探寻路径,多次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努力。而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落户在了科技园。

最近,科技园又将对学校优质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以政府投资引导资金为手段,在研究成果早期进行资本介入,帮助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将市场化导入和推广“提前一公里”。荆勇透露,一项专项投资基金正在拟定,其主要用途就是围绕高校成果转化,以成果转化机构为纽带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邻居”竟是“上下游”

目前,上理工科技园已聚集上千家企业,服务却没有停留于仅在庞大平台上做好“窗口”服务。有一次在蚌埠园区出差,荆勇在一家汽车滤芯器研发企业门口看到一大堆来自千里之外的零备件快递,生产商的办公地址居然就在科技园B区,来自园区另一家配件生产企业。通过牵线搭桥,两家公司成为了业务上下游合作伙伴。这给了科技园很大的启发——“无论是纵向行业上下游,还是横向跨行业交叉创新,这么多企业之间可否‘来电’?企业间信息互通非常关键,园区不仅做中间介绍人,还要做主动的通渠者。”

不久前,园区举办了一场“集客风云榜”活动,鼓励园区企业将自身需求对外公布,针对园区内其他企业、高校或社区创新创业团队发布,欢迎大家来“揭榜”。这场活动在园区内产生不小的反响,也形成了一种“在身边找合作伙伴”的氛围。“从上理工科技园成长起来的一家制造业企业,通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年销售额达到4亿的企业,像这样的企业园区内还有很多,我们正与这样的明星企业合作,明年将在园区内联合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将不仅提供办公空间、生产设备和税务工商等基本服务,还绑定‘订单’,让小团队自身能够造血,甚至形成上下游,让园区创新创业生态更有活力。”荆勇说。

提升企业创新能级

此外,持续创新能力是科技企业的生命力的关键,科技园再次行动。结合上理工学科和学校发展,目前上理工科技园已对应形成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光电仪器、动力机械、出版印刷等产业集聚的特色,各产业的规模企业如沈阳机床、精智实业、迪安医疗等都与学校深度“牵手”,借助高校资源提升创新力,同时反哺高校人才培养。而园区70%的中小企业也将迎来与高校合作的机会,科技园将为小企业“组团”,通过共建医疗器械、出版印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公共实验室,将院士工作站引入,实现与大学的精准对接,突破企业自主创新能级。

“2015年上理工科技园的外出租率只有76%,我们当时想的是怎么活下去。而现在我们已有注册企业1200多家,目前有7家企业在改制或以上市,园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家,区级小巨人15家,市级小巨人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陪伴优秀企业成长,荆勇觉得科技园提供的帮助不在于“有价的租金”,而在于“无价的资源整合”激活了科技创新创业生态。而作为生态中的重要一环,科技园的未来是什么?荆勇觉得,或许是推动成果转化和参与对外投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