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注销企业“一窗通”上线

全国首个注销企业“一窗通”上线

企业注销难,一直是营商环境中的难点和痛点。如何为各种类型企业梳理出共性的退出制度,陪企业舒适走完“最后一公里”?新年伊始,深化“放管服”改革又迎来新的制度创新——上海注销企业“一窗通”网上平台昨天正式上线,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注销“网上下单”,注销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这也意味着,从企业出生、成长到注销,上海已构建起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服务。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部门负责人钟嘉介绍,除了少数具备简易注销资格的企业,普通企业注销涉及的部门特别多——除了市场监管、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业银行,有些企业还可能涉及海关、商务管理等部门,“企业有时候无法清晰知道在注销过程中到底要跑哪些部门,每个部门又需要什么材料,造成多次跑、往返跑,注销所需时间特别长。”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的前期统计,过去企业想要“关门大吉”,最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45个工作日外加法定45天的企业公告期,最起码要花费三个月。杨浦区长阳创谷是新经济企业扎推的地方,长阳创谷总经理助理侯伊磊坦言,新经济企业新陈代谢速度很快,过去企业注销遇阻,就会习惯性地成为“僵尸企业”,增加了园区的管理成本。监管部门也表示,“僵尸企业”的存在不利于政府部门的统计分析。

企业注销“一窗通”平台的上线,本质是注销过程的流程再造:企业注销“上网下单”后,其申请数据会同步发送到各个部门,各部门从过去的串联预审变成了现在的并联预审,大大加快了办理时间。为了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流程设计注重精细化、便捷化,钟嘉提到了几个小细节:企业申请注销后,“一窗通”平台可自动生成相关的申请文书,方便企业便捷、规范地填写;平台还温馨地提供了银行账户撤销的预约服务功能,意味着企业可以在网上实现多个商业银行的预约办理,大大缩短注销银行账户的办理时间。

作为营商环境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注册环节的认缴制“降门槛”、经营环节打造公平竞争秩序“优环境”,再到如今注销环节“一窗通”平台的退出,上海已经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管理。不过,“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瞄准符合上海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好服务,使它们在上海得到更好发展。

据统计,“放管服”改革大大激发了上海的市场活力。2018年,全市新设企业32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1300多户企业,更多新经济新业态企业正在申城蓬勃崛起。

副市长许昆林出席平台上线仪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