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赋能健康发展创新项目将纷纷亮相工博会

高校赋能健康发展创新项目将纷纷亮相工博会

可取代B超仪器的智能诊断仪、只需半小时就能检测出大气颗粒物毒性的联用仪、可实现供千余人同时观摩一台手术的“裸眼3D”技术……第22届工博会高校展区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六所高校的教授们介绍了各自参展“赋能健康”的重点项目。

同济大学程茜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即将参展的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和肿瘤诊断系统。程茜介绍说,B超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通过密度和弹性变化很好地确定病灶整体位置和构成形状,但依然不能精准判断病灶的类型等,因此它并不能作为单一确诊某种疾病的证据,“有了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技术,一切都变了。”

程茜说,目前常规肿瘤诊断都是利用超声波等对身体组织展开“巡察”来发现目标。而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技术则根据监测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规律等,获得各个脏器的大小、距离和现状等信息,进而发现身体里的血红蛋白、胶原蛋白、脂质等大分子的可疑变化。然后有经验的医生就可依据病理学和临床医学判断是否病变、功能性障碍的程度等。各大医院的医生对这套设备自带的各种“神器”赞不绝口:“光声成像是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这台设备好用!”

“即便两座城市的PM2.5值相同,空气对人体的毒性也可能是天壤之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强调。

为了快速、精准判断空气的生物毒性,陈建民团队在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自由申请)项目资助下,耗时5年,研发成功人工智能化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与大气颗粒物毒性检测联用仪(以下简称“联用仪”)。这台国产自主研发设备,由PM2.5采集与溶出液制备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毒性检测模块三大模块构成,实现了30分钟内对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的在线实时智能播报,对于今后的大气环境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受疫情影响,这台联用仪在今年的上交会上首次通过视频短暂亮相,而在本次工博会,陈建民团队将带着这台联用仪来到现场,让观众近距离了解和感受这台仪器的强大功能。

一尾青鱼,经过保鲜处理后,贮藏期可长达70天……近日,一项食品加工新技术亮相工博会,它能够将食品贮藏期延长至传统4℃冷藏的10倍以上。

发布会上,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项目负责人万金庆教授介绍,“针对传统冷藏期太短的市场痛点,在保持美味和新鲜的前提下,我们一直在探究食品保鲜新技术。”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和研究积累,万金庆团队近期发明了一种“冰温真空脱水+冰点调节剂”的方法,它可以降低食品冰点至-4℃以下,然后在0至-4℃非冻结贮运流通,最大限度地维持生鲜食品的新鲜度,显著延长了食品的贮藏期,降低了对制冷设备的温控要求,对冰温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能源中,太阳能作为具有广泛巨大、典型可再生、时间上永久无限、完全洁净、安全可靠等特点的能源,有着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

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并提高其利用率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程道来教授在会上介绍了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领衔团队和上海港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出的“低倍聚光型太阳能热电联供装置”,着力解决通过太阳能综合应用达到提高效率,体现绿色、节能、环保、安全、健康,闪烁着科技创新之光。

此外,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宋晓燕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基于裸眼3D显示的医学教育、培训与临床显示系统,据介绍,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千余人同时观摩一台手术。该裸眼3D立体显示系统具有分辨率高、串扰低、延时小和经济适用等多个优点,不仅可以应用于裸眼3D手术显微镜和解剖体视显微镜的研发,还特别适用于医学和机械等领域的教育、培训与临床辅助显示,未来还将搭载5G网络应用于中西医的远程医疗与诊断中。

来自上海电力大学的刘方教授上介绍了即将亮相工博会的喷射式跨临界CO2热泵双模式储能系统,该系统具有较高储能总效率,储热储冷总能量与输入功率比值COP高达8以上,其中制热COP超过5,与常用的节流式热泵储能系统比较,可显著节省储能过程中的总能耗。

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目前各大高校正在赋能健康项目上不断发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