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块链技术赋能政务服务高质量跨越发展

北京海淀:区块链技术赋能政务服务高质量跨越发展

9月24日,中关村创新创业季之政务服务区块链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办。

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若冰、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玮、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范寅龙出席论坛并致辞。业内专家主题演讲、先行先试案例分享、数字政府区块链产品发布、政务联盟链数据上链签约仪式、政产学研高端对话,精彩纷呈的内容吸引来自全国各地政务服务相关政府机构领导、高校院所专家学者、科技企业负责人等参加论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发表题为《区块链标准化助力打造可信数据基础设施》的主题演讲,从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两个角度阐述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标准化打通“链孤岛”,促进跨链跨云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发展思路。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常锐博士是北京市区块链工作专班的专家组成员,致力于推动北京区块链领域的基础科研、技术平台、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的发展,他带来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解读,让与会嘉宾更加深刻地了解未来三年北京市区块链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北京大学教授、博导、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黄罡在题为《政务服务区块链应用创新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基于区块链3.0 的“可编程政务”提出了破除“数据孤岛”与“价值孤岛”,促进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支持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服务业务协同应用发展思路。

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信息化科科长陈镭分享海淀政务服务区块链建设经验。海淀区政务服务区块链基于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技术,通过区块链基础平台、BaaS 管理平台和业务鉴证平台三层架构,结合活体验证(自然人)、动态码验证(企业法人)等授权方式,实现亮证确权、鉴证减材、审证秒批和存证服务四大类服务支撑。截至9月20日,共落地371个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其中114个线上落地事项平均减少办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66个场景实现了全程网办,46个场景实现“只跑一次”,共产生办件量 11162件,证照拉取量20805次。苏州市相城金控集团区块链公司总经理陈杰分享了相城政策落地链建设案例,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惠企政策链上服务、链上鉴证、链上存证、链上协同和链上溯源,实现了企业申报全程电子化、智能合约自动审核、提交材料可信共享、申报状态公开透明,为企业创造了最优的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论坛主办方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慎国发布公司自主研发的三项链i系统产品。链i政务通是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开放、兼容、安全可信的政务服务应用支撑平台,通过独有的区块链鉴证体系,适配多底链的技术组件,灵活配置的业务模型,可支持区块链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场景快速落地。

据介绍,海淀区自2019年开始试点政务服务领域的区块链应用,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通政务服务所需的跨部门、跨层级数据。截至目前,政务服务联盟链已接入市公安局、市规自委、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等8家市级联盟单位,协调了8类国家级数据、21类市级数据、5类区级数据共计34类数据实现链上应用。随着落地场景数量增加,已上链共享的数据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数据打通的需求更加迫切,联盟链的节点单位也随之增加,论坛上海淀区政务服务局与市知识产权局、市交通委以及怀柔区政务服务局签订了数据链上应用协议,打造多方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联盟链建设模式。

作为北京市区块链场景应用七大领域之一,自2019 年11 月以来,北京市政务服务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子证照、电子票据、身份认证等业务点,实现了链上可信身份认证、链上数据共享核验、办事过程链上存证溯源等信息交易层面的应用。但是,从全国各地政务服务区块链应用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联盟链内政务数据的确权、核验共享、存证、溯源追责等问题,但也造成各联盟链之间的“链孤岛”,导致不同联盟链尤其是异构链之间无法互通,制约了应用的深化。

本次高端对话环节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顾平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楠迪扬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孙毅研究员、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柳进军董事长以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戴卫国博士就政务服务区块链应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别从政、产、学、研、用的角度探讨如何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从链上可信身份认证、链上数据共享核验、办事过程链上存证溯源等信息交易层面的应用,逐渐向链上价值转移等深层应用发展。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