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

深圳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

6月21日,提请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的《深圳市2015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深圳每5人就拥有一家商事主体,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同时,因深圳土地资源稀缺,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导致产业空间问题日益突出。

问题:生产经营场地瓶颈突出

措施:加快旧工业区升级改造

据悉,截至去年年底,深圳工商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112.5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7%,去年新增企业27.9万家,同比增长33%。平均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199户,也就是说,深圳每5人就拥有一家商事主体,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由于深圳土地资源稀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产业空间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上市重点培育企业等大批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如何破解场地瓶颈?《报告》指出,未来我市释放产业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旧工业区升级改造。目前,许多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慢,这些工业区是凝聚产业力量,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基地,长期承担着产业发展的重任,应尽早规划、加快升级,鼓励南山等区先行先试,探索旧改新模式,为深圳新发展腾出更多产业空间。

此外,深圳将加强产业用地用房供需服务平台建设,出台《深圳市产业用地供需服务平台运行办法(试行)》,引导中小企业用地向用房转变,梳理可利用的产业用房资源,实现产业用房供需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有59个创新型产业用房项目录入用房平台并向社会进行了信息公开。

问题: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过高

措施:建立健全普惠性金融体系

近年来深圳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从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强化上市培育工作、促进股权投资业快速发展、加快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但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不稳定,缺乏抵押物、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额度较小但频率较高等多种原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据调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30%以上,加上担保费、评估费等其他费用,中小企业的平均贷款成本在15%左右,小贷公司贷款成本基本接近30%。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解决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不得不寻求月息3~5分的民间借贷高息融资,从而进一步抬高了融资成本。

《报告》指出,将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加强政策梳理,实行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鼓励非银行中小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建立健全普惠性金融体系。

问题:中小企业税负仍偏高

措施:认真贯彻“营改增”

2015年,我市分别为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8.53亿元,所得税3.79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软件企业合计减免税额109.8亿元,近2万家小微企业享受了营业税起征点优惠政策。但据相关部门的调研,中小企业税负仍偏高。30%的中小企业反映,企业的平均税负在30%~40%,即使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素考虑在内,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税费也高出2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看,也反映出同样问题,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企业比重的30%,但上缴税收却高达44%。

对此,有委员建议,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营改增”,按照国家要求下调社保费率,清理各项非必要成本,确保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报告》同时指出,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等惠企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发展机遇远大于挑战。深圳将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创新政策思路,狠抓政策落实,更加注重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全市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