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小众的投资游戏

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小众的投资游戏

即便没有保底承诺,存在本金全亏的风险,有一类投资品仍然有一小批追随者,他就是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与其他债权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不同,这类产品较难为多数理财人接受,客户积累较慢,但是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强、资金实力不那么雄厚的人士来说,再合适不过。

行业规范 大平台止步

8月以来,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额存在减少趋势。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11月我国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在4.5亿元至5亿元。筹资额居前的15家平台总筹资额为3.97亿元,约占行业整体的84%。其中,筹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平台有11家,爱就投和米筹金服筹资额分别为7100万元和7000万元。与此相反,有着互联网巨头背景的京东东家、蚂蚁达客、百度百众和36Kr在11月无成功项目,京东东家已连续两个月未发布新项目,其余平台只有个别项目处于预热或募集状态。

有业内人士将行业数据不佳归因于政策。在去年7月之前,业内习惯使用“股权众筹”指代“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对于“股权众筹”名称的滥用引起了监管层关注,去年7月,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然而,按照《证券法》,所有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这意味着中国目前没有合法的股权众筹。《指导意见》出台后,不少平台迅速更名,引发一轮行业洗牌。10月,15部委印发《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再次强调“股权众筹”与“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区别。对于“股权众筹”名称的滥用,《方案》提到要“积极予以规范”。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政策之下,不少平台谨慎起来。

新平台实现弯道超车

互联网金融著名评论人士陈宇,在金评媒主办的《网络平台安全及合规性评级》发布会期间,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关于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政策“已经明确不能做什么”。因该投资类别风险高,不承诺预期收益率,期限很长(一家企业的成长需要经历七八年),很难吸引投资者,进而难以维持平台持续运营,所以很难形成一个有规模的行业,但是不排除有一两家平台可以做大、做强。美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就是如此:规模最大的平台已经有8年历史,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这方面的投资需求的确存在,在美国已经形成一批风险承受能力强,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业余投资人群体。

关于如何破解行业难题、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米筹金服新任CEO吴铮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提及最多的词汇是合规。他说,互联网非公开发行需恪守,合伙制企业出资人不超过50人、股份制企业股东累计人数不超过200人的法律红线。米筹以非公开股权投融资和相关收益/消费权益的产品作为始发产品,稍后会推出应对不同投资回报期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其他产品和服务。米筹主要关注智能硬件、消费升级领域,吴铮认为,在消费类行业的融资项目中,个人消费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身份更容易互相转变。上线的项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初创型新公司,特点是投资期限较长,例如三五年,回报形式以融资企业成长带来的估值增加;另一类则是已盈利的成熟公司,以融资企业的收入/利润的百分比、融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权益作为回报。“由于项目期限较长,我们希望寻找持牌机构合作,实现投资权中途转让,让投资人的心态更平和。作为中介平台,不承诺任何收益,但会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企业数据、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我们时刻在关注政策变化,未来希望把中等收入人群纳入投资人群体。”吴铮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