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创业“热”的“冷”思考

中国大学生创业“热”的“冷”思考

时下,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导和“互联网+”浪潮的席卷,创业激发了中国数百万在校大学生蠢蠢欲动的荷尔蒙。

然而,创业潮流涌动的背后,还有哪些需要冷静深思的问题?

中国涌现大学生创业潮

头梳三七分偏分发型,身着白色衬衫、黑色西装,佩戴领带,脚踩黑色皮鞋。初见黄周洲时,干净利落的装扮像极了都市白领,很难让人将他与在校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黄周洲是江西南昌航空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本月24日,他以大学生明星创客的身份参加江西省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公开课,分享他的“互联网+腾飞”创业项目。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中国,“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黄周洲说,这并非他第一次创业,“从大一开始,陆续跟着别人做小生意,但之前都失败了。”

放眼中国,越来越多像黄周洲一样的大学生创客“喷涌”而出。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

“一炮打响”OR“另择他路”

2016年初,毕业两年后的大学生何世官辞掉工作回乡搞农村电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为自家创办的“应家红糖”品牌拓展市场,并代销葛粉、蜂蜜、土鸡蛋等当地农产品。

尽管得到父母、政府的帮助,但何世官还是每天坚持跑渠道做产品推广,“吃过很多闭门羹。”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一年上百万的农产品销售额,何世官成为当地农村电商带头人。今年,他打造了一支大学生创业团队,扩大300亩甘蔗种植面积,争取农产品实行品牌化。

大学生创客是否都能像何世官一样一炮打响呢?

江西南昌市银达实业有限公司创办人蒋欢春认为,创业有很长的路要走,项目定位、团队建设、推广战略等方面均有待市场检验考证。

江西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温佳锦遇到的瓶颈似乎应证了蒋欢春的观点。

看到父母经营教育机构的成果,温佳锦去年注册了一个互联网家教中介公司,通过提供大学生家教数据库赚取注册会员费。令温佳锦失望的是,网站运行一年注册会员仅70余人。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家长、大学生的信任度不高等问题,温佳锦称以后或许会结合父母的事业,重新布局市场。

创业导师提供“冷”思考

创业改变了生活,但人人都适合创业吗?江西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公开课导师徐浩认为,现在是大学生创业的好时代,但创业不能仅凭热情和想法,需了解自己性格特征、家庭情况、自身优势和资源等。

具备了条件,创业是否有成功的捷径?蒋欢春称,创业是阶段性成果有效叠加的过程,没有捷径可抄,大学生要制定阶段性“小目标”,一个一个阶段去努力,“脚踏实地做好项目,才能吸引资本投资,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江西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王庆25日接受告诉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大学生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对创新和创业都比较迷茫,建议大学生要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感知市场的敏锐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