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入粤港澳湾区打造“全域创新”高地

全面融入粤港澳湾区打造“全域创新”高地

据统计,去年中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约107%,增速居珠三角第二。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在今年“3·28”招商项目中,火炬开发区新增的联合光电项目,由国内最大的激光电视公司、国内技术领先的激光投影设计公司等3家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其目标是建成全球最大的激光电视核心部件设计和制造公司。

以联合光电为代表的光电产业,已在中山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火炬区有光电产业企业120多家,产业集聚优势渐成。

火炬开发区是中山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近日,《中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要以中山火炬高新区为核心,统筹全市创新活跃区域,构建“2+5+N”自创区建设格局。

根据规划,力争到2025年,中山国家自创区在装备制造、健康科技等领域,将形成一批拥有若干技术主导权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全面融入粤港澳湾区,打造成为珠江西岸“全域创新”高地。

建“2+5+N”创新生态格局

2016年,火炬开发区有两组数字值得关注:一是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6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6,同比增长11.5%;二是该区全年R&D占GDP比重达5.91%,同期全国R&D平均占比为2.08%,广东为2.58%,火炬区远远高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而据2015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数据,对全国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15个单位的评价中,中山火炬开发区综合排名第25名,跻身全省前三名,仅次于深圳高新区和广州高新区。

在中山的创新版图中,火炬开发区承担重要功能。《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火炬高新区与翠亨新区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两区优势叠加、融合发展,打造全市创新发展“双引擎”。

同时,构建“2+5+N”自创区创新生态格局,科学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完善和发挥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的统筹协调优势,形成以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为示范区,以先进制造业平台(民众、三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平台(板芙)、精密制造业平台(坦洲)、现代物流业发展平台(黄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小榄、古镇)等5个重大产业平台为功能区,辐射引领全市N个镇(街)创新发展的建设格局。

对此,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表示:“‘2+5+N’的概念,实际体现的是国家自创区的建设既要有龙头带动,又要有自主创新载体的体系。”他认为,在这个自创区建设格局中,“2”是指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这两个区是最核心的龙头;“5”结合了组团发展的需求,围绕5个组团来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各自组团的优势,形成发展的合力,但这个“5”的概念又不完全对应组团的概念,又指5个重大产业平台;“N”就是延伸到各个镇区。

培育“瞪羚企业”与科技“小巨人”

“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经济学家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2012年,中山“3·28”招商洽谈会引入的康方生物,便是“瞪羚企业”的典型代表。

康方生物由4名留美博士联合创立,两年后就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跻身抗体研究领域的翘楚,先后获得20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的项目立项;第三年,便拿下20多个专利,目前估值已达3亿元;去年3月,康方生物与美国默沙东签署合作协议,默沙东获得了由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新药AK-107的全球独家开发和推广权,这是第一个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将完全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新药成功授权给全球排名前五强的制药巨头。

中山需要更多像康方生物这样的“瞪羚企业”,以激活区域创新能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据统计,去年中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约107%,增速居珠三角第二。

鉴于此,《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高企“树标提质”行动计划,加速培育“瞪羚企业”,建立相应挖掘和培养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高成长型企业研究制定上市路线图,引导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还要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围绕中山国家自创区发展的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领域,遴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实力、具备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加快培育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小巨人”。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17年“3·28”招商洽谈会上,中山签约了一批人工智能、健康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精尖项目,将有利于培育更多“瞪羚企业”。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翠亨新区投资建设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南总部,小霸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手国际芯片巨头在三角镇投资建设高端VR游戏项目及明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华南总部项目。

打造珠西科创中心与创业高地

以色列被誉为全球“第二硅谷”,境内遍布高科技公司,几乎所有知名IT公司都在该国设有研发机构,本土也有很多小型新创公司处于全球领先。据媒体公开报道,在今年的“3·28”招商洽谈会期间,以色列科技部与中山市科技局进行对接,计划在中山设立中以(中山)创新科技发展中心,排名位于全球十大的创新机构——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tzman)将在中山设立研发中心,这将是该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将与中山在生物医药、军民融合、先进装备制造等方面展开合作。

借力外部创新资源,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有利于打通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之间的桥梁,打破经济科技“两张皮”的现状,重构产业链与创新链。截至目前,中山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共有266家,其中有1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此外共有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全市规上企业有约20%设立了研发机构。

为打造珠江西岸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纲要》要求,一方面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服务创新、服务发展的能力,构建与中山国家自创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构建“1+N”新型研发机构体系,以中山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加快建设省科学院中山分院、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山分中心、中山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同时,为打造珠江西岸创业高地,中山将重点开展孵化器“提质增效”行动;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创投机构、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本,建设创客空间、创客街区、创新工场、创业咖啡、概念验证实验室、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载体,重点打造“中山创客·众创空间”整体孵化品牌;依托国家级产业基地,整合中山工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孵化平台及资源,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领域,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

■声音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创新载体

中山最早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是火炬开发区,火炬开发区是中山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龙头。中山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培育和强化,核心要靠火炬开发区来带动。因此中山是借助火炬开发区这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东风,来带动全市的自主创新发展,所以就有了辐射引领全市镇(街)创新发展的“2+5+N”中山国家自创区建设格局。

自主创新示范区要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带动,这个战略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创新载体的支撑。从产业载体上看,中山要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来开展创新,不是什么都做,而要有的放矢。此次规划也提出要重点发展壮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健康科技产业、光电产业、新能源产业等。

自主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壮大中山的产业,让传统产业能更快速顺利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能更快形成规模优势。从空间载体上看,自主创新要依托全市的九大产业平台。

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还要有人才的支撑,要重视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培育。中山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在教育和医疗领域比较多,生产一线比例较低。生产一线的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正因为如此,中山下一步应该更加注重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无论是高端人才还是技能人才,这次出台的“人才18条”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山也在引进学校,但周期长、成效慢,无法快速解决人才短板问题,目前更应注重高端研究院的引进,让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中山的生产一线,直接与政府和企业合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把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

此外,中山还应该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创新必须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样才能激发创新的积极性;为了降低创新的风险和投入,政府还可以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在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背景下,要求中山有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这就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山建设自创区的目的也在于此。

■链接

●2020年中山国家自创区四大发展目标

1.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比例超50%,高企数量超1000家,各类研发机构达50家,科技服务业达150家,孵化器超60家,孵化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2.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0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以上,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占全市比值超过70%

3.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专业镇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形成12个超百亿产业集群,超千亿产业集群4个

4.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省市创新科研团队达到60家,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2.9%以上

●四大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点突破,引领辐射开放合作,全球链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三大定位

广东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广东省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示范区

●“2+5+N”自创区建设格局

以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为示范区,以民众、三角、板芙、坦洲、黄圃、小榄、古镇5个重大产业平台为功能区,辐射引领全市镇(街)创新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