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创新打造公共安全“铠甲”

用技术创新打造公共安全“铠甲”

地震、飓风、火灾、洪水、泥石流……千百年来, 面对这些大自然的灾害,人们渴望能像孙悟空一样驾起“筋斗云”,或像土行孙一般会“遁地术”,远离灾害保全生命。

如今,在安徽合肥经开区南艳湖畔的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一座占地114亩的宏伟建筑正在紧张施工。建成之后,它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多灾难要素耦合作用大尺度实验平台”,帮助人们实现避灾躲难的愿望。

据介绍,实验平台定位于世界水准,将包含多灾种耦合作用多尺度实验平台、城市公共安全虚实结合研究平台、灾害环境人员安全防护实验平台、大型移动真实灾害数据采集实验平台、人员行为分析及疏散实验平台、智慧安全社区研究示范平台,将配备包括全球最先进民用风洞实验室等先进设备。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助理邹春森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灾难的评估和应对都缺乏详尽的基于真实环境的数据。该平台建成后,将从底层革新整个中国的救灾装备的研发和检测产业。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表示,未来,依托实验平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针对我国应急体系、应急装备标准化,公共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公共安全科教基地和公共安全研究成果应用,提供公共安全装备检验检测,面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及民众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公共安全新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等服务。

面对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防控局面复杂的现状,一套灵敏实用的采集、研判、分析、指挥系统对把控局面、防范进一步的危害都很重要。而无人机正在这一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发整合的无人机管控系统,从外观上看是一辆车,车载两架无人机。当地震、火灾或者危险化学品爆炸发生,救护人员往往不能亲赴现场。这时,无人机会起飞进入现场探测,并向后台指挥中心发回实时画面和数据,便于科学判断,指挥进行救援、处理等。除了监控了解情况外,还具有搭载投掷催泪瓦斯、救援绳索、小型氧气面罩、灭火装置等功能。

据介绍,该系统已经赴新加坡、美国进行了展示。加拿大有关方面也曾前来考察过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公共安全监测管控系统,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目前,该系统已经出口委内瑞拉30辆,订单全部交付后,可创汇数千万美元,合计逾1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还研发出低温等离子灭菌装置、救灾无人机、新型防弹防刺衣等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多种产品。其中,刚引进投产的公交智能消防装置,对公交大巴发动机舱、乘员舱以及新能源大巴车锂电池舱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可迅速降温抗复燃。填补了国内在公交车智能消防领域的空白,产品并已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