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获重金支持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获重金支持

我省重金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人才返乡,技术回流。在大众创新的格局下,农民返乡创业,正成为我省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贫困就业的一股新潮。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联合下发《河南省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通过开发性金融,支持我省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在所确定11个的试点地区中,返乡创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最高可获300万元贷款,其他市场主体贷款额度则更是高达3000万元。

据了解,该政策重点用于支持试点地区各类经营主体的流动资金贷款、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中长期贷款以及特色农业产品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中期固定资产贷款期限不超过5年,对于初期投资较大、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可充分考虑产业特点,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参考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及市场情况确定。

2015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启动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我省汝州市、宜阳县、兰考县、方城县等11个县(市)先后入选,并成为此次开发性金融重点支持的试点领域。

随着近两年农民工含义的变化,我省多地已意识到返乡农民工创业对当地经济的巨大作用。据记者了解,包括郑州、洛阳、濮阳等多地从2013年起就已开始规划返乡农民创业园项目,而如南阳、新乡等地,业已出台政策,支持返乡人士在家乡的创业活动。

“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创造了机遇,而这些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行为,也可改变当地‘空心村’情况,促进城镇化建设。”省人社厅一位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省农民工规模达到2867万人,一大批农民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经验,又有乡土情结。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区域在乡村,主要领域又集中在农业生产、加工和服务等项目上,选择我省相对贫困的县市开展此次试点工作,有利于推动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形成持续、有效、可靠的“造血式”扶贫、脱贫机制。该人士表示。

创业、金融意识是关注重点

返乡创业为地方带来了新的内生力量,在这点上,我省不少地区已有深刻感受。

如南阳市,近两年随着返乡农民的增多,该地区家庭农产的数量和质量突飞猛进,目前该市3000余家家庭农场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返乡农民投资建设。

“与传统小农户相比,返乡人士作为家庭农场的职业农业经营者,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技术和新思想,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很高。”该市农业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100家家庭农场的调研显示,返乡农民对于农业的资金投入更大,更懂得利用国家政策进行大面积土地流转,并在土地上聚集现代农业生产的要素。同时由于追求规模效益最大化,返乡农民更注重标准化生产,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生产劳动率也远高于一般农户,一些返乡农户甚至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返乡农户带来的新耕作模式,使得当地农业生产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数据显示,返乡农民的家庭农场,传统粮经种植模式下,年亩纯利润为800~2000元,而以蔬菜为主的种植模式,年亩纯利润则达8000~20000元。“有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前,会看好打工地的优质农产,并积极引进过来,令亩均纯效益达到1万~2万元。”内乡县农业局一位人士表示。

不过在返乡热度增加的同时,一些身负技能的农民工,对于返乡创业却依然有一定的疑虑。长期从事塑料制品加工的信阳农民魏先生就称,很多农民工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和创业资本,回乡创业往往意味着舍弃之前经营多年的业务。尤其是本地相对贫穷,如果融资、贷款优惠措施不明显,返乡决定十分难下。此外在创业意识上,返乡农户也有所欠缺,“一家种、家家种”的扎堆种植情况仍然不少,而上、下游却无人问津,不易形成产业优势。

为此,此次我省在解决返乡农户资金问题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于创业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试点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项目组织实施中的中长期贷款,以期形成连片成规模的开发态势。同时,我省还将根据支持重点,筛选返乡创业项目,建立全省返乡创业项目库,并逐步加强在各地开展政策和融资模式培训,指导各地开展返乡创业方面的融资对接工作。

唯创咨询分析师宏晨认为,真金白银的补贴,有利于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工增强返乡创业信心。“尤其是对示范项目与创业融资意识支持力度的增加,更有利于当地返乡农民工利用政策、金融和市场工具,在当地形成可持续的脱贫能力。”宏晨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