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玉泉: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泸州有四大条件

龚玉泉: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泸州有四大条件

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龚玉泉25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金融发展方面,泸州专门编制《泸州市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较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泸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上升3位(第9位至第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第11位跃升至第2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第6位跃升至第2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量连续五年全省领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89.6亿元、居全省第7位,增长9.3%、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居全省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7.7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17.1%、居全省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8亿元、居全省第8位,增长13.4%、居全省第1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2.2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18.2%、居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17元、居全省第3位,增长8.7%、居全省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8元、居全省第11位,增长9.9%、居全省第5位。

二是,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集聚较多。目前,全市共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75家(其中,银行22家,证券公司13家,保险公司40家),小贷、担保、租赁等类金融机构50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2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4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设立了中国白酒交易中心,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泸州中心、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泸州分所等交易平台3个。前三季度,泸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9亿元,增长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

三是,金融生态环境健康有序。2015年,我市居全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第1位。2016年,成功列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57%,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全省最低。截至今年10月末,我市不良贷款率2.12%,除成都以外保持全省最低,国家信息中心最近公布的城市信用监测指数显示,我市城市信用排名全省第1位。

四是,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政策红利较多。川南临港片区于今年4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平台,带来了一系列政策红利。同时,我们及时出台了支持金融机构入驻、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等配套实施办法,着力培育和壮大金融新业态。今年1—9月,川南临港片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3.98亿元、增长25%,贷款余额166.6亿元、增长19%。

据悉,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将泸州规划为“双两百”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人。2017年4月1日,泸州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地级市列入了第三批自贸区试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