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走出“选秀”的误区

创业大赛走出“选秀”的误区

各类创业创新竞赛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双创的重要平台,但也有一些竞赛流于形式,看起来热闹实际上质量不高——

通过创业大赛这个平台,企业崭露头角,迅速获得资本的青睐

机械臂手持毛笔作画,勾皴点染,分分钟一幅墨菊跃然纸上,笔墨氤氲。

路演还没开始,林宏俊的PPT就吸引了评委们的目光。 11月28日,在合肥举行的“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几十位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创业项目负责人相互“论剑”,来自台湾的创业者林宏俊带来的项目是工业机器人。

“普通机械手只能完成简单的机械动作,我们研发的机械手具有程序反写功能,可以模拟一系列人手才能完成的复杂动作,因此在电子、食品、服装、建筑、传统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去年开工以来,订单已接近1亿元。”合肥瑞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宏俊介绍,尽管如此,作为2015年刚刚落户合肥高新区的创业企业,企业自有资金有限,随着订单的放量,流动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加,融资需求迫切。

通过创业大赛这个平台,企业崭露头角,不仅揽获了大奖,而且迅速获得资本的青睐,为下一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刚刚路演下来,就有投资机构伸出‘橄榄枝’,表达了投资意向。 ”林宏俊按捺不住激动。

路演结束后是现场问答。“评委都是国内专业投资机构‘大咖’,与评委的交流也是企业自我梳理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与资本的合作不仅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需求,更带来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林宏俊介绍。

陈滋健是从合肥“科学岛”上走出来的创业博士,现在的身份是安徽中科海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带来的参赛项目是核聚变堆高功率电源配套技术,将核聚变技术应用到充电桩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凭借该项目,他斩获了新能源组的一等奖。

“参加大赛,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奖金,而在于大赛带给企业的发展机遇。 ”陈滋健介绍,这次大赛是一次难得的展示机会,共有国内外70多家投融资机构参加。通过大赛,企业接触到专业投资机构并达成合作意向,通过优质资本注入优质资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以赛促创,凝聚浓厚的创业氛围。近年来,各类创业创新竞赛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双创”的重要平台。以本次“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国内参赛项目入围决赛的共有70个项目,初步统计,已有40个国内参赛项目与相关投资机构达成了投资意向,意向投资金额近7亿元,绝大部分项目将落户安徽。

一些大赛专业性不强,没有优质资源的对接,也不能为企业引入资本

合肥趣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创业企业,这家“互联网+玩具”企业去年完成了首轮融资,目前正在甄选新一轮投资机构。企业负责人吴海军介绍,对于创业企业来说,通过创业大赛崭露头角,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曝光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与资本对接,通过优质资本注入优质资源,为将来多轮次的融资打下基础。

“而实际上,很多大赛专业性并不强,没有优质资源的对接,也不能为企业引入资本,搭建桥梁。 ”吴海军告诉记者,这一年他参加了四五场创业大赛,有些创业大赛看起来热闹,但实际含金量不高,甚至连奖金都不能及时落实到位。“我们6月份参加一个创业大赛获得了二等奖,到现在奖金还没有拿到。 ”

另外,一些创业大赛评价机制不够公开透明,甚至存在不公平现象,一些地方性大赛往往倾向于本土企业,外地的企业很难拿到大奖。

陈滋健也反映,一些创业大赛流于形式,对项目考察不深入不专业,比如有些大赛考察项目,前两轮只通过书面材料就筛选企业,第三轮才实地考察企业。 “有的企业可能商业计划书写得漂亮,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也能入围甚至获奖,而一些不错的项目可能因为材料的瑕疵而落选。 ”

当前各类创业大赛扎堆,办赛主体多样,既有人社部门举办的,也有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经信部门、团委举办的,除了国家级、省级赛事,还有地方性赛事。 “大赛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创业大赛流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是缺乏后续的对接机制,选出来的项目难以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有些双创赛事组织粗放,项目源较少,评价机制不健全,甚至评委完全由政府官员组成。 ”一位创业大赛资深人士透露。他介绍,当前一些创业比赛太浮躁,无非是选手讲解商业计划书,然后5分钟导师点评,纯粹变成了比口才、表演和刷存在感的比赛,基本就是个过场,以至于被人调侃为“PPT大赛+讲故事大赛”。

以赛促创,关键在于让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落地生根

据了解,本次“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共报名项目1122个,参赛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赛以“加快汇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加速落地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为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机构在项目推荐、评审、尽职调查中的作用,促进优秀项目在安徽落地生根。

“促进项目落地安徽,是创业大赛的第一要义。 ”大赛承办方中安创谷科技园公司董事长谢海介绍,本次大赛从奖金、投资、落地政策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促进优质项目落地。 “本次大赛拿出了真金白银,总奖金1500万元,创省内历次双创大赛新高。重点突出了投融资功能,吸引了国内外70多家投融资机构参加,参赛项目将优先推荐给这些创投机构。赛后,各市还将细化支持政策,重点为落地项目给予地方科技计划支持、提供科技园区落地孵化、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扶持措施。 ”

“为确保对创业项目考察的全面真实,大赛对项目进行了一对一服务,对于每组进入前三名的企业还要实地进行尽职调查,摸清企业真实情况。 ”谢海认为,创业大赛不是流于形式上的“选秀”,应该立足帮助创业项目解决投融资等实际需求,切实服务好创业项目,以赛促创,让真正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

人社部门是双创的重要推手。近年来,省人社厅积极搭建创业创新竞赛平台,启动了第一届“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组织举办第二届全国创业专项大赛选拔赛和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安徽分赛,以及挑战杯、安徽青年创业、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赛事。

“创业大赛的初衷在于发现优质项目、服务好优质项目。 ”安徽省劳动就业服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提高创业大赛的质量,有助于让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并通过为参赛项目提供培训、孵化、融资等多样化对接服务,促进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快速成长。通过各类赛事的催化,我省双创氛围日益浓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进一步集聚,为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