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专业操盘手 行业专家这样说

青岛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专业操盘手 行业专家这样说

12月12日,由青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主办的“新动能·新跨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论坛开幕。会上,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将致力于为青岛中小企业及重大项目产业化提供技术转移服务,进一步破解企业“走出去”的难题,提高我市科技创新及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尚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汇智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据他介绍,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发挥第三方优势,为全社会创新发展搭建桥梁。首先将筹集社会资金推动源头创新,其次将筛选优质成果向国内外推荐,第三将打造产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队伍。成果转化委员会的目标是,经过三到五年,培育年收入过10亿、估值50亿的创新型研发性组织,打造出第一个成果转化领域的独角兽;带动10个销售收入10亿的企业;引领百家服务收入过千万的机构,为我市未来科技成果转化事业奠定基础。

相关链接:论坛专家观点

我市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当天,邀请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玉利,乌镇智库首席科学家陈利人来青做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真知灼见。

张玉利:三份管理,七分技术

互联网到底是马云在推动的,还是淘宝村在推动?当张玉利把这个问题抛到观众之后,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在张玉利的演讲《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业与收益分配》当中,他反复与大家讨论的是,科技成果由谁转化?怎样转化才能更容易一些?

张玉利的建议是,首先,促进科学研究与创业者的融合,而非单纯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因为科技创业者容易高估自身的技术、低估市场的风险,而领导者、管理者需要抓大放小、不断试错。第二,推进服务业发展,激发市场驱动和用户的创新,因为服务业和制造业是全过程的创新,而不是阶段性的创新。第三,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总结青岛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容错机制。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张玉利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他认为,除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外,知识是要素、管理是要素、情怀也是要素,我们提倡技术创新,但是商业模式创新也许产生的贡献更大。“三分管理、七分技术”,一旦制度创新能够有更大的突破性发展,将会给科技创新带来更大的进步。

陈利人:青岛应从“感知领域”抢占人工智能的风口

陈利人是个科学家,谈起《全球人工智能新格局》,他首先对百度和腾讯的发展理念做了一番点评。百度提出“all in ai”,就是要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平台或产品推出来。而腾讯提出“ai in all”,就是把现有的所有产品都附上一种人工智能。陈利人更倾向于腾讯。他认为,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更像是一种附能技术,它本身作为产品出现还有难度,更多的是给企业产品加上智能化的功能,因而腾讯的思路更有效,更易于落地。

在陈利人看来,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A是算法,即深度学习能力;B是大数据;C是超算能力。他在研究中发现,我国近年来的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最近五年,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投资都呈指数级的增长,比摩尔定律还要快一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丝毫不逊色,有关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专利授权基本与美国持平,在某些子领域已经超过了美国。“但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实现的是人工智能的落地,也就是相关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陈利人表示,据业界共识,搜索是当初互联网的入口,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语音识别或许将是访问互联网的入口。他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发展领域是“感知技术”,即如何对数据进行采集。青岛拥有海尔、海信等众多制造业知名企业,借助物联网的发展,如果青岛能在前端设备上附加人工智能,在“感知”层面技术领先,从人工智能的“B”方向入手,在家电、物理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实现数据采集,将大有可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