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

形成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在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我市将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列为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的主要方面。

我市将完善企业动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以及科技统筹管理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创新人才集聚、研发设施完备、创新源泉涌流、创业孵化便捷、主体实力强劲、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我市将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决策和研发投入主体,将吸纳企业参与研究制定科技创新规划、政策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形成公平、普惠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对企业专利申请和维持、技术标准制定、首台(套)重大新产品研发费用等实行后补助,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建立一批以行业骨干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科技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支持企业创新产业组织形态,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鼓励企业以自主创新成果为基础,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订和修订工作。依法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行动,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打造“煤基能谷”

我市将依托综改示范区、中科院煤化所等重要产业基地和科研院所,加快以煤基能源技术成果转化和输出为特色的国家级煤炭科学中心建设,建成能源技术密集的高能级创新功能集聚区,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煤基能源重大科学设施集群和科学试验基地,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煤基能谷”。

整合全省优势科技资源,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网智能化等技术研发,助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构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等载体,促进大学生和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

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我市将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挥驻并军工企业技术优势,提高军民协作创新能力,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和技术双向转化。培育发展航空仪表、大数据、信息安全等符合国家政策、具有军民融合特点的新兴产业,加快军工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科技成果向民用转移。鼓励优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形成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大军工配套体系。探索创新国防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及利益分配政策机制。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市将借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整合各类资源,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形成一批“双创”企业,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使“双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重点建设中北大学科技园、山西大学科技园、太原理工大学科技园、中电33所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园、西山煤电“双创”基地。

构建“创客空间——专业孵化——产业基地”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促进天使投资与创业孵化紧密结合。按照产业特色,建立一批专业孵化器,加快企业孵化,促进集聚发展。

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施梯度培育、差异扶持,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促进企业依靠核心技术获得竞争优势,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