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解读上海人工智能立法③:驱动长三角AI产业协同发展 引领相关条例制定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解读上海人工智能立法③:驱动长三角AI产业协同发展 引领相关条例制定,如果您对解读上海人工智能立法③:驱动长三角AI产业协同发展 引领相关条例制定感兴趣,请往下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前,上海市人工智能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出炉。

8月3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或“条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法规。

同时,这也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深圳方案”)发布后第二部地方性的人工智能法规,还是继《上海市数据条例》发布后上海数字经济领域的第二部地方性法规草案。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示范性城市,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走在前列。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草案)》为长三角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制度创新,加强多元参与,优化统计监测,促进开放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多次提及长三角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

从总则来看,第一章第十条要求加强区域合作,与长三角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共同推进跨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衔接、技术标准互认、关键领域测试数据共享互认、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等工作。

从基础设施来看,条例要求建设东数西算和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按照国家部署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协同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打造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推动算力、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算力需求。

上海社科院副所长丁波涛指出,上海人工智能立法对长三角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用有三大方面。

第一,上海领先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立法,对长三角区域起到引领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也非常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上海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和困惑一定也是其他地区的难点痛点。”据丁波涛了解,在去年《上海市数据条例》出台后,长三角地区也在制定拟出台类似的法规,他相信在上海人工智能立法后,也会带动其他地区跟进相关产业立法工作。

第二,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立法,对长三角区域地方立法起到示范效应。“长三角在地方立法过程中可以借鉴上海的很多思想和举措,甚至是具体的条纹,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借鉴吸收。”

第三,协同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海在条例中明确了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以及要采取的重点举措,这为长三角其他地区明确产业发展的自身定位提供一个参照。同时,也为其他地区与上海在人工智能产业协作提供了“指南”。

“条例在制定之初,在基本理念上就非常注重区域协同发展,”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陈吉栋向记者表示,“相信未来上海的人工智能立法不仅对长三角地区,也能对其他地区立法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李览青 编辑:陶力)

好了,关于解读上海人工智能立法③:驱动长三角AI产业协同发展 引领相关条例制定就讲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