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科技创业园创新机制显活力

丹阳市科技创业园创新机制显活力

近日,由丹阳市政府、冰城集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钱清泉教授签约的院士工作站落户在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该院士工作站将用以共同发展全新的轨道交通产业。这也为丹阳市正在建设中的科技创业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科技创业园是承载科技研发、集聚人才、实现技术转化和提供现代服务的核心平台,也是实现云阳高新板块“三年大变样”的重要举措。项目总体规划占地约860亩,建筑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按需求功能分为科技研发大厦、院士一条街、实验加速区、成熟推广区、商务配套区和生活休闲区。经过去年的初步建设,科技创业园已完成试验加速区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引进台湾高新技术企业2家,院士工作站1家,太阳能研发分所1家,目前正在洽谈的研究机构还有5家。

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科技创业园进行了多种尝试,有两大机制在调动科研人员和企业积极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创业园,每个科研成果转化的项目,核心科研人员都有股份,而且这种股份不是传统的技术入股,而是货币入股。在已转化的成果中,科研人员均有数十万元的入股。这种做法把科研人员推到了创业的前台,解决了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诸多问题。

据科技创业园工作人员介绍,有一个台湾高新技术的项目,从与企业接洽到企业投资,只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而按照以前的做法,一年也谈不完。企业经营者表示,之所以这么快拍板,是因为看到科研人员自己也投资了,而且与企业风险共担。“科研人员与我们同乘一条船,他个人敢投资,我们企业的信心自然更足了。”

丹阳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科技创业园联手开发新产品,另一个重要机制是科技创业园很好地担当起了检验产品成熟与否的角色。按照当下成果转化的一般过程,是直接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推销给企业,往往成功率不高。科技创业园则承担起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中试放大任务,既检验成果的工艺成熟度,又检验市场的接受度。确认效果比较好,才把成果推销给企业。这种方式被称为“从以前的卖产品说明书,到现在的卖产品”。

科技创业园有关负责人说:“以前,我们在实验室做试验,只需要1%的成功就行了。如今,通过创业园专业化的科技孵化服务,到企业手里的新成果,已经实现了99%的成功率,这为企业减少了引进科技成果的风险。”

据云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科技创业园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滚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模式,由云阳镇政府、丹阳市科技局和企业联合开发。今年将投资约2.5亿元建设5万平方米科技研发大厦、10万平方米试验加速区和景观区,引进各类科技研发及高新企业8至10家。力争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将科技创业园打造成科技、文化、商业、居住等生态相融合的城市生态综合园区,争创省内一流的现代科技创业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