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做科普,有了专业组织!?

科研人员做科普,有了专业组织!?

“经常有人把我叫错,有叫‘奥斯卡剃刀’的,还有叫‘奥卡姆剃须刀’的……”站在演讲台上的张弛少了点学者的严肃郑重,多了点幽默风趣。作为一名通信领域的科普专家,“奥卡姆剃刀”是他的网名,他“现身说法”地告诉大家:做科普,你能行!现场还教授了一些小秘招……

10月22日,在2020中国计算机大会“科学与影视融合发展论坛”上,致力于挖掘和培养专业科普人才的“群星计划”吸引了不少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在该计划的推动下,以一定的学术背景为支撑,活跃于科普平台的专业人员将会越来越多。

科学已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不是公众不想了解,而是难以破除横亘在普通人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壁垒。因此,专业的科普人才就成为晦涩的科学知识与大众之间联接的桥梁。

现实却是残酷的。对于计算机科学而言,专业强,知识可视化困难,科普创作容易变得枯燥且缺乏吸引力;计算机科研人员乐于同行间的交流分享,但科普的积极性不高,科技人员甚至还存在着对于从事科普的“四不”窘态:不愿做科普、不屑做科普、不擅长做科普和不敢做科普;有科没普,有普没科等现象广泛存在……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今年在新一届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简称“CCF科学普及工委”)中,加强了科普工作建设,专门组建了科普团队。中科院大数据研究院院长、CCF科学普及工委主任王元卓说,根据受众认知基础、学科特点和多样的科普目的,CCF科学普及工委将会建立适合计算机科学普及的创作体系和发展模式,踏实做好计算机科普的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让科学知识在大众中真正流行起来。

“群星计划”,也应运而生。它是由CCF科学普及工委发起,旨在发掘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科普潜力的专业人才,提升其科普创作和科普传播技能,构建面向计算科学领域的新型科普方法体系,为我国科学普及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圈里做科普的人凤毛麟角,王元卓希望借助“群星计划”聚集到更多有才华的人参与到科普创作与传播中来,也有机会在更早期挖掘到相关人才。他期待,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也能获得价值肯定和社会认可,并形成良性专业科普传播生态。

“群星计划”对于科学家的科普技能塑造,将大大赋能影视产业的发展。这也是该计划的其中一个重要立足点。

“一些科幻电影中引入人工智能元素,展示程度较浅,不会解析人工智能是什么,是如何发展的,对未来的生活设想的阐述是否准确……相比之下,科研人员则会有一个更贴近实际的预判,会给大众带来更多的知识输出和引导意义,有科研人员参与的剧本更科学、更可信。”王元卓坦言,有一些为了创作而创作的剧本早期阶段,如果没有科研人员的介入,可能会在错误的方向走的很远,漏洞百出。

科学与影视融合项目的发起人王姝,对此深有同感。“科学界和影视界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话语体系,在不断地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增进理解,是一个很必要的阶段。而在两者之间,其实还存在一种双向辅助媒介——科学翻译。对于影视界的创作者而言,有了科学翻译会更易吸收和理解科学知识,而对于影视创作者提出的问题,科学家借助科学翻译可以正确理解并解答。”

在王姝看来,一些具备很好转译能力、擅长科普的科学家足可以担当科学翻译。在这一点上,科学与影视融合项目和“群星计划”,两者不谋而合。

值得关注的是,在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即便不是科幻电影,像《冰雪奇缘》《速度与激情》等非科幻片,剧本早期开发阶段都会通过美国国家科学院专门机构获取科学家的支持。但反观国产片,科学家无疑还是缺位的。“这也是我们在国内推动科学与影视融合项目的出发点。有没有科学家参与,对作品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王姝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