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将有望打造100所众创空间 职称评定诸多“破格”

重庆高校将有望打造100所众创空间 职称评定诸多“破格”

18日,重庆市教委对《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行解读。记者了解到,全市力争每所高校培育1-2个众创空间,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建1个众创空间,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正在制定中。引人关注的是,职称评定也将向企业人才倾斜,比如,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学历等条件限制,按照各专业破格申报条件优先申报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高校众创空间支持政策制定中

纵览《行动计划》全文,直接提到“高校”或者“高等院校”字眼的共有39处,全文六个部分均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

“我们的目标是,每所高校培育1-2个众创空间,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建1个众创空间,全市教育系统要打造100个众创空间,形成一批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众创空间,培育一批创新创业明星。”市教委方面表示。

目前,市教委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下一步,全市还将通过继续实施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计划,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办师生创新创业服务网,建立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库,设立微企创业指导站等措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市教委也在着手开展相关调研,将对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提出具体要求和政策支持意见。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

据市教委方面介绍,《行动计划》赋予高校科研管理自主权,总的来说,这“五大新权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市支持高校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学校的学术自主权,有利于高校依托科研项目来调整学科发展战略,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二是科研人员拥有个人科研选题的选择权,包括选题方向、选题内容等,科研人员拥有了主动权,有利于激发科研活力。

同时,高校享有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里主要是针对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该人士解释道,这个重大变革意味着,高校对科技成果的管理真正实现了自主,尤其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等等,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举措。

“两个上不封顶” 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棒棒哒”

“2020年,全市要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股权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投入”与“产出”、“转化”与“收益”相匹配的目标。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除了明确落实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完善科研奖励报酬制度,更是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

具体而言,在科研成果产生之初、科研成果产业化等五个关键环节,明确单位、科研团队、个人的股权,完善产权保护、分红激励等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对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和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比例提出“两个上不封顶”,即: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科研项目牵头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50%,上不封顶;科技成果作价份额可以不低于20%的比例奖励给成果完成人以及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员,上不封顶。

另外,《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高校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可以保留学籍3年。这就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政策保障,有利于推动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职称评定向企业倾斜 “学历”有望不再是门槛

针对当前人才评价过于单一、偏重理论,人才培养应用型不强、市场化不足等问题,《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职称评定要向科技人才、企业人才倾斜。市教委在解读中表示,其中,涉及高校的包括改变科技人才评价过于单一和偏于理论研究的倾向,分别以论文和著作等理论成果、专利和软件著作等知识产权、创新产品等实物成果、保证产品质量的标准和流程、组织管理创新和服务成效等五大指标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指出,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学历等条件限制,按照各专业破格申报条件优先申报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研究制定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优秀人才“双师”职称评聘办法,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及指导教师可破格申报评定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同时,全市还将建立健全与市场聘用机制相接轨的科技人员薪酬和岗位制度,允许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此外,市教委方面指出,针对高校大多科技成果不能独立转化,需要其他技术配合才能形成完整技术的实际情况,高校要和企业协同,与企业共同确定具有高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好的课题,研究成功后,由企业组织生产和推广,这才是一种紧密高效型的技术转移模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