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代销业务

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代销业务

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年,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发展很快,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商业银行代理销售第三方金融产品出现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去了趟银行本来想存钱,结果接受银行职员的推荐,买了理财产品。最后理财产品出了问题,银行方面却说这不是银行自己的产品。个别银行还出现了误导销售、未经授权代销、私自销售产品以及与合作机构风险责任不清等问题。

现在这些乱象都“有人管”了。日前,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规定了商业银行代销产品的范围,并且要求只能向客户销售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代销产品。新规定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对银行职员私自销售的行为又有哪些防范措施?

曾有广州、珠海的听众向中国之声反映,在某商业银行支行内,经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购买了理财产品,但却遭遇了问题。

刘女士说,银行的高级理财师,他和另一个女孩都卖,总共3个理财师,两个都卖这个产品,她们就买了,就出事了。他就说投资的老板死了。

当时,按照该支行工作人员的说法,相关理财产品并不是该银行的,由银行人员私下销售。也就是说,成了银行职员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理财产品的,所谓“飞单”。

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不是其银行产品,如果是,肯定会全权负责。“中汇盈信九号”这个产品是私底下从外面拿回来,私底下像客户销售的一个产品。银行也不知道他有这种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时,客户通常会提到,是因为产品在银行里,由银行职员销售,因此对其更加信任。对此,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高杰英分析,银行、销售职员和客户三面都存在问题。

高杰英表示,这种情况一是员工自身问题,往往是为了追求代销的一个高收益。第二,银行内部管理确实也存在不够严谨的地方,银行要说自己不清楚,不是那么合理。存在银行的管理问题。

为了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共40条内容。

高杰英分析,有几年了,银行代销市场上,存在银行可能误导的销售,有的是银行职员在过程中私自销售一些不合规的产品等等这样一些情况。希望规范银行运营,降低银行在代理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也是对消费者的保护和教育。这样的管理办法在细节上还是比较好去操作的。

具体来讲,为防止销售人员私自销售产品,该《通知》中规定:应在专门区域销售;商业银行对销售人员及其代销产品范围进行明确授权,并在营业网点公示;同时,要求商业银行提供代销产品信息的查询渠道;禁止假借所属机构名义私自推介、销售未经审批的产品。

那么,商业银行能够销售什么样的代销产品?

《通知》规定,除政府债券和实物贵金属之外,商业银行只能代销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银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应做好代销产品的准入管理。他表示,(银行)在代销东西之前,一定是要有一个准入的。之所以银行能够代销,必须是符合监管机构的一些基本要求的。不能再让客户在这查了,不能说大家都久病成医去。

此次《通知》规定,在代销产品准入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对拟代销产品开展尽职调查,应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不得代销未经合作机构确认合规或未列入合作机构审批名单的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

而在销售的过程中,《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只能向客户销售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代销产品;并要充分揭示代销产品风险。同时,不得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其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混淆销售,不得捆绑销售,不得为代销产品担保等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