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精准对接市场 提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

陕西精准对接市场 提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

在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陕西省从解决科技成果处置决定权,配套收益权等方面入手,鼓励科技成果持有人自主转化,提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一种煤炭清洁化技术正式进入产业化运作。今后燃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清洁燃烧和零排放。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学术上名字叫煤炭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和发电技术。传统的煤炭利用绝大多数是一种氧化放热的办法,比如说燃烧。这个技术是源头上把煤放在超临界水中,通过还原吸热的过程,把它转变成完全洁净的氢能。”

从研发到中试成功,郭烈锦和研究团队历经了十几年刻苦钻研,这项技术已通过中科院专家组的论证认可。但在技术产业化立项时,因为前期的研究有财政性资金的支持,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所以他和项目组迟迟拿不到足够的产业化资金。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对我们技术搞研究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做产业化示范的资金,还有配套的相关设施的条件,这个如果不解决的话,我们是没法实现大规模化的产业替代的。”

转机出现在今年9月,为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我省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资助科技成果,项目完成人自主决定转化,将不低于90%的转化收益奖励给成果完成人。科技成果2年内未转化的,采取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实施转化,将不低于80%的转化净收益奖励给成果完成人。西安交大协助郭烈锦教授团队调整思路,让研发团队直接和风投公司对接。最终,学校同意以协议定价的方式,将技术成果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以1.5亿元转让给产业化投资公司,郭烈锦和他的团队可以拿到70%的收益,而投资公司也答应先期注入10亿元做产业化示范。

“水蒸煤”项目投资人杨振国:“这项投资完全是一项风险投资,但是它有价值,事实上它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生产,从小试到中试,都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几个投资企业都信心饱满。”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省一共有164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奖励,科技成果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仅2016年就有31个科技项目获奖,但进行就地转化的只有三分之一。“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通过解决科技成果处置决定权,配套收益权等入手,激励调动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鼓励科技成果持有人自主创业转化和就地转化。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同转化机制,实现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的共享共用,加快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辐射。

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科技成果转化最关键的问题是定价问题。因此我们提出由市场来竞价。第一种是协议定价,第二种是挂牌,还有一种是拍卖。对协议定价我们提出由研发团队来主持询价,来调动研发团队的积极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