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百年清华载物不息的“创”字诀

揭秘百年清华载物不息的“创”字诀

“人间四月天,最美清华园。”在刚刚过去的4月最后一个周末,清华大学迎来106周年校庆。从学校到各个学院,校庆活动丰富多彩。中国青年网记者在清华106周年校庆的采访中发现,这些校庆活动中,有一个词格外引人注目——“三创”。据了解,今年清华大学106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与“创意、创新、创业”相关的多达十余项。

其实,“创意、创新、创业”一直以来都广泛存在于清华大学校内校外。从教育理念到实践活动,创新精神早已成为清华园的传统、清华人的印记。2015年5月4日,清华的学生“创客”们就因这份创意创新创业的激情,收到了来自国务院李克强总理的回信。

这封总理回信中写到:“创客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产品,这与刻在你们校园日晷上‘行胜于言’的校风相得益彰。毫无疑问,学习是学生第一位的任务。我希望当代大学生要有钻研学问的精进态度,学好基础知识,提高基础本领,筑实基础研究,在学习中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与此同时,也应鼓励勇于打破常规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如今,清华学子们在时代的召唤中,行“创新之创新”,演绎百年清华载物不息的“创”字诀。

“创”字当先 清华学子的“三创”实干经

“清华一直很强调自主性、主动性,要求学生自己有强烈的学习、做项目的欲望,凡是等着老师教、等着老师布置任务的,不论是学业还是工作都不会太好,自己努力找老师学的往往会学得好一些,这种氛围‘逼迫’着大家必须有主动性……”4月28日,获得第二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种子组铜奖的项目团队成员郝景芳告诉记者。

从本科物理专业到经济学博士毕业,从天体物理中心的研究生到第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经历演绎了一位清华学霸到科幻新秀的转变,然而,在郝景芳看来,“不存在转变与不转变”,她认为,她只是学了些新东西。正如她这次参加三创大赛,看似摇身一变成了创客,但她告诉记者,“我们在报名的时候连团队都没组建好,公司也没注册,只是一些有想法有创意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然而,从报名参赛到决赛结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们完成了公司组建、成员分工、场地租赁等一系列环节,现在“融资基本到位,已经开始试课了”。

谈及创新,郝景芳认为,创新之源头是实干,她说:“想法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创新是干出来的、是用脚走出来的,一些新的想法是在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过程产生的,清华一直鼓励实干精神,不仅鼓励创新思维,还给大家自由的空间,让创新的想法通过实干得以落地。”

“很多人可能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可能会觉得这个想法有这个风险,那个想法有那样的困难,一定要等到一个最好的想法再开始行动,但其实永远没有一个最好的想法,可能在家里想一百个方案也做不出来,清华人的思路是:这事能干吗?能干,好,那就干。遇到做不下去的情况或者困难,再改、再换,反正先做着。很多路就是这样趟出来的。”郝景芳表示。

“创”精神传承 校内外“三创”教学实战一体化

进入本届三创大赛天使组决赛的项目负责人、2011级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赵龙是清华大学创业课程的直接受益者。

“我在2013年秋季先后参加了两门创业引导性课程,创业机会识别和创办新企业,一方面是经管学院的老师教学,另一方面是清华科技创业园的企业家、校友中成功人士给我们做讲解,包括基础的理论、商业计划怎么做,商业逻辑等综合性概括性的讲解等,还会组织走访企业、采访企业家、对接企业资源等活动。”赵龙介绍,他随后在2014年加入X-lab创新实验室,“这是对在校学生和清华校友做的一个创业引导性培育,集教学和实战为一体。”

谈及比赛,赵龙表示,相比于初创阶段看重比赛的名次、荣誉对于创业项目的认可,对于目前已进入市场化阶段的项目,他更看重的是三创比赛的平台,将为团队创业带来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机会,他说,“(比赛)汇聚了各种优秀的想法、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供校友交流、对接,形成资源集中分配的模式,不仅为投资人推荐很多不错的项目,也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来源”。

郝景芳则告诉记者,此次参赛的项目正是得益于自己曾在学校参加的“思源计划”学生培养计划,“‘思源计划’的口号:‘饮水思源 回馈社会’,清华创业校友、导师,他们提供资金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让在校学生能够享受这样的学习资源和成长机会,他们当时在学校得到了帮助,后来回校帮助我们在校学子,我们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再继续传递下去”。

正是得益于清华校友相互支持的优良传统,郝景芳在初试创业的路上,不断感受着母校、校友给予自己的启发和支持。

硬软件齐头并进 清华三创教育承载最佳“创”字诀

在清华,创新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30年前。1988年,清华大学就首次将创业计划大赛引入了国内大学校园,通过不断深化学校、社会、企业和政府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并广泛联系校友会、基金会、校企集团及清华科技园等外部性资源,构建起覆盖启蒙、训练、实战、落地的全过程创业教育体系、多元合作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而今天,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普及,清华的创新教育再升级。清华大学协同建设“创意、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的“三创”平台,不断完善“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目前已建立了创客空间(iCenter)、创新实验室(x-lab)、学生未来兴趣团队、“创+”创业孵化平台等多个三创教育平台。其中,坐落在李兆基科技楼的iCenter更是目前全球高校中最大的校园创客空间。此外,2016年,清华大学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面向本科生的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

对于校园内的“双创”氛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85级校友、康邦科技董事长王邦文在2017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北京赛区启动仪式现场就表示,“作为一个曾经的创客,我想,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挺幸福的,他们创新创业的环境比我们当年要好很多。回想二十几年前,我们几个清华校友一起创业,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仪式后,王邦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清华提出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们有了更多主动性。我们80年代上学的时候,可能只有5%的学生具有创造性,但是现在,这个比例可能能达到40%,甚至50%。”

“清华创新之道,反映着清华心有定力、主流担当、追求卓越的内涵。” “创新者的最佳状态应该是‘木鸡态’。”2017年1月12日,在“汇智清华创新中国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三创大赛组委会主任杨斌曾用“木鸡态”概述了创新创业的精髓。而所谓“木鸡态”,正是指创新创业者应不受外界风吹草动的影响,全神贯注保持自身的状态、保持警醒。4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启航基地正式启动,杨斌用“围墙说”阐释了清华的创新教育理念:“既是要让校园更能静下来,也是要把创业的公司化运行推到围墙外的市场中去,经历风雨历练成长。”

当社会仍以拿到多少投资来评价创新创业是否成功时,清华对于“木鸡态”的坚持,对于“围墙说”的阐述,诠释着百年清华载物不息的最佳“创”字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