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望整体进入走扩通道

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望整体进入走扩通道

据普益标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89家银行共发行了1861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增加25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08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65%,较上期上升0.01个百分点。

上周,29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2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27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4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其中,保本类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新疆、吉林省、黑龙江省,分别为4.31%,4.28%,4.23%;非保本类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天津、上海、四川省,分别为4.89%、4.88%、4.87%。

上周,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存续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共1987款,较上周增加7款。其中,全开放式产品数量为366款,较上期增加2款;半开放式产品为1603款,较上期增加5款,收益率披露较为完整的产品有1197款。从整体情况来看,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均高于全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从整体收益表现来看,开放式产品整体收益率表现平稳,其中半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全开放式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均在4.0%以上;而全开放式产品收益率表现则位于3.5%以下,其收益率均在3%以上。

普益标准研究报告还显示,受负债成本不断高企及负债结构影响,今年上半年不少银行净息差承压,负债优势也被视作净息差提升之本。不过,进入下半年,在银行负债成本趋于稳定的格局下,资产端定价能力的强弱成为下半年净息差表现的关键因子。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二季度增加0.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的增幅明显扩大,而计息负债成本率的环比升幅则继续放缓。

事实上,利率市场化所造成的净息差下降,对银行的影响远大于不良资产的恶化。当银行的规模增速被各种监管措施制约后,净息差就替代规模成为银行经营的关键。交行就在开年时将“稳息差、控成本”置于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8月份更是将息差管理纳入了全行深化改革项目。今年上半年,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超预期紧张影响,银行负债端成本受到重大影响,此前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同业负债成本低且易获得而形成的“资产决定负债”的经营逻辑也被逆转。整体来看,在不同类型的上市银行中,农商行整体净息差绝对值始终位居第一位,国有行整体净息差则在今年超越股份行,位居第二位。

不过,新的流动性环境也并非完全负面。普益标准相关负责人表示,当计息负债成本上升趋于缓和,资产端收益率也受整体利率中枢上移影响,定价步入上行通道:这不仅包括配置的增量生息资产收益率提高,也包括前几年连续降息结束后,彼时配置的资产到期重定价带来的收益率提升。以此来看,四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的上行还将延续,而负债结构调整对于部分中小银行的压力也将继续减轻,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望整体进入走扩通道(尽管走扩的速度不快)。当然,走扩期能持续多久,还是要看未来货币政策的变化情况。

普益标准认为,随着股份行和城商行对新流动性形势的适应,以及短期利率进入平衡区间,预计未来净息差企稳或小幅向好趋势仍能保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