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设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西安设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在西安市南二环的一座办公楼里,有这么一群热情的年轻人,从高校走向市场,并获得多项创新和突破。鼓励高校自建或共建众创平台,这只是创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一个缩影,我市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两大“国字号”创建保驾护航。

高校老师

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二十多位年轻人,一面用自己产品所制作的特色LOGO墙……在西安创新设计中心15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邓明科,带着自己的学生,研发了高延性混凝土,并将成果转换成产品,推向市场。

30多岁的邓明科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技术负责人。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社会,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说起高延性混凝土的特性,邓明科告诉记者,传统房屋砌完墙后,只要抹上一公分半的高延性混凝土,即使达到汶川地震震中的强度,房屋也不会出现裂缝,更不会出现坍塌。

陕西省科技厅已评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今这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200余栋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还实现了国内首例唐墓壁画整体搬迁,“未来,这项技术还将应用在交通、水利等多个领域。” 邓明科自信满满。

目前,邓明科课题组在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的支持下,实现由试验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产学研一体化,使高校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力争到2018年

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超2500亿元

西安被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我市多部门围绕我军民深度融合和统筹科技资源两大创新改革重点任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在军民融合改革试验方面,初步确定并在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中航飞机西安民机有限责任公司、北方光电集团公司等军工院所和企业开展军工企事业单位混合所有制和事转企改革试点;在开展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方面,我市初步确定并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首批五所试点高校开展创新改革试验。

7月初,《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获批复,我市将通过3年努力,力争在军民深度融合、科技资源统筹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改革突破,构筑起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研发转化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努力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到2018年,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500亿元。同时,我市将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

符合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试行员工持股、设立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去年9月,西安被国家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今年7月4日,国务院批复西安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关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39条)的出台,对于军工企业、高校科研人员来说,这“39条”无疑都是利好消息。

实施意见提出,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赶超发展、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引擎、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新动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科技型服务业、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

我市将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在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我市鼓励高校自建或与社会机构合作共建众创平台,推广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创业孵化模式。对入驻创业载体的专业服务机构,给予空间使用费补助;将专业服务人才纳入市级人才计划,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