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众创空间“马太效应”显现

沪上众创空间“马太效应”显现

10月30日举行的2018浦江创新论坛·创业者论坛上,胡润百富与上海市科委合作发布了《2018年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白皮书》。据悉,去年以来,上海众创空间发展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随着行业洗牌,资源开始向头部企业聚集,最终将形成强者越强、弱者淘汰的局面。

白皮书指出,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上海众创空间300万元以上收入的占比提高了16.2个百分点,综合服务收入占比增加12.3个百分点。这说明本市众创空间的盈利水平有所提升。然而,目前大部分众创空间仍存在专业人员和导师配备不足、帮助企业融资能力弱、依赖政府资助而自身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未来亟需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以实现可持续性盈利的经营模式。

国际化是上海众创空间发展的一大特点。据统计,超过六成的众创空间提供国际合作服务,去年共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712场。然而,上海众创空间在“走出去”上仍存在品牌影响力不够、专业化不足的问题,有必要继续提高国际化能力,完善国际化布局。

针对上海众创空间的整体现状,白皮书提出,上海众创空间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性的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例如,众创空间可以借鉴硅谷孵化器YCombinator的运营模式——初创企业以少量股权换取众创空间的孵化服务。一方面,这种模式能降低初创企业的成本,并激励众创空间更高效地帮助创业项目孵化,达到双赢;另一方面,成功的孵化项目可以反哺众创空间,逐渐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