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首期理解未来讲座—科学与艺术新的合作可能性

2019年首期理解未来讲座—科学与艺术新的合作可能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和艺术交替影响世界。其实,科学和艺术也许从没分开过,因为只有科学的人类世界,人类还是人吗?1月6日,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公众一起,聊一聊科学与艺术新的合作可能性。

本次讲座得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力支持,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到场并为本期讲座做开场致辞。张馆长认为当代社会,艺术已经超越了音乐和绘画的范畴。本期理解未来讲座是关于科学与艺术新的合作可能性,对于这样新颖的主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非常欢迎。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向太空的探索。宇宙中有许多奇妙的天体,比如中子星,研究他们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也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张帆在演讲中提到,公元1054年,正值北宋至和元年,人们目睹了一次超新星的爆炸,并在多部典籍中做了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中载:“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

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形成的残骸之一。它密度极大,漂浮在太空中,是恒星死亡后的遗体,但又没完全死掉。因为它还会活动,发射脉冲甚至相互碰撞引起新的爆炸,所以是太空中的僵尸。仅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数千颗“僵尸”中子星,正在共同演奏着一曲“诈尸”交响乐。

中子星是高能天体物理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张帆教授也在做关于它的研究。为什么要研究中子星,除了科学家探索真理的理想和责任。还可以通过研究中子星,来探测引力波。除了探测引力波还能用来为人类宇宙探索做星际导航。在演讲中,张帆教授还提到,宇宙起源有大爆炸理论、循环宇宙等很多理论。但是他全都不相信,对于宇宙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个理论是什么呢?他没有说,真是吊足了观众胃口。

艺术和科学其实从来没有分家,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马兆远教授这样认为。人类一直思索三个终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艺术是一个回答上述的工具,其实科学也是。

但是今天科学和艺术走到一个比较怪的场景,有些人认为科学产生的基本都是垃圾,这样的垃圾会把整个地球填满,最终丧失人性本身。其实对艺术的认识,或者艺术对科学的认识需要一个比较正确的观点。

马兆远教授认为,人类的认知可能是主观的,我们去建立科学系统,包括建立数学系统都没法完全脱离主观。这就回到传统上我们以为科学在追求绝对客观,但绝对客观本身是值得怀疑的。对于非理性的问题,人类只能通过感情和直觉认知,理性本身是有矛盾的。科学本身是对方法的认可,而不是绝对真理的追求。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美是什么,这个词翻译为日文的时候,被翻译为美学,所以我们中国人认为艺术就是为了美。但我们不应认为艺术只是干这个用的,今天艺术最重要的事情,是人的解放。如果我们能够把人解放出来,能够把人的可能性打开,这个事情必然会给我们带来美。

朱教授认为,今天在国内,有些科学家们理解的艺术和艺术界理解的艺术是有差异的。科学家理解的艺术,在我们今天艺术界已经不叫艺术,我们称它为文化产业和娱乐工业。比如说他们喜欢听小提琴,他们喜欢古典音乐,古典美术,或者看电影,比如他们喜欢看好莱坞的电影,好莱坞的电影它不是艺术,它是一个工业,它是一个娱乐工业,你需要什么它就给你做什么。

真正的艺术是“无中生有“,是创造性的。不仅是有创新性的艺术,这还是一般性的创作,而是“如何创新”,“什么叫创新”,直到对创新本身的怀疑。基础科学的人为什么要去做基础科学?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刻的东西,就是人要有一种真正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一个人成其为人的根本,使人自我可以改进、自我走向未知的一种可能性,这种行为无法归结到人和门类,人们称之为“当代艺术”。

在热烈的掌声中,未来论坛向发言嘉宾颁发了表彰证书,以此感谢他们对中国科普、科学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据了解,理解未来讲座由未来论坛主办,是面向大众的公益科学讲座。我们邀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创新科学家担任主讲嘉宾,并进行跨界对话,以传播科学精神、启蒙科学思想。理解未来讲座形式不断创新,内容覆盖生命科学、医疗、材料科学、社会科学、量子物理、化学、数学等领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