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新创业要形成国际影响力

成都:创新创业要形成国际影响力

四川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成都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未来3年,成都将以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四个统筹”改革,着重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紧紧扭住“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三大抓手,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发展、金融支撑、开放合作四大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在增强主体创新创业动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上,《方案》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对于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科研成果1年内未实施转化的,成果完成人或研发团队可自主实施成果转化。

今年,成都分别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高校院所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把以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核心的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作为市校(院)战略合作的第一项合作内容。

成都还将联合在蓉高校院所积极构建“政府引导、资本纽带、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释放和激发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方面,《方案》明确,将重大军工建设项目纳入全市工业发展布局,推进国防科技非涉密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向社会开放有偿服务,争取主管部门放宽在蓉军工单位投资决策权,允许其自主决定参股、控股民口企业等。

成都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介绍,成都将积极构建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产业体系,以及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园区体系,力争在“十三五”末,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为此,成都即将出台《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引导“民参军”协同创新、“军转民”开放创新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并设立2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基金、1亿元专项财政资金。

协同创新,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成德绵三地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的核心任务。《方案》提出,在省上统筹指导下建立成德绵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中关村和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先行先试政策在成德绵共通共用;建立成德绵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创新网络、产业孵化基地,共建创新成果产业、中试、转移基地,开展技术开发和转移转化。建立“不迁户口、不转关系、来去自由”的跨行政区域创新人才共享机制,为区域内单位提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服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