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券为小微企业提挡加速

一张券为小微企业提挡加速

从法国巴黎留学归国的刘挺,成立了北京询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深度搜索引擎在移动端的应用研究。创新创业之途,“拦路虎”不少,尤其是研发的不足。

一张小小的科技创新券,让刘挺叩开了北京大学自然语言研究所的大门,加快了新型搜索数据抽取技术的研发进度,为刘挺公司的发展“提挡加速”……如今,公司已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孵化板成功挂牌。

首都科技创新券制度实施不到两年,价值近亿元创新券引导许多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北京地区实验室资源开展测试检测、合作研发,促进了首都优质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共享,提升了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

创业前行服务相伴

辞去高薪稳定、前景大好的工作,李雨轩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创业,去年1月在中关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确认了产品设计思路:使用半反半透光学原理,仿照战斗机平视显示器布置方式的车载智能显示和信息处理终端。

随着团队的壮大和产品开发逐渐提速,经费问题、供应链问题、产品销售渠道问题浮上水面,公司迫切需要资本以及其他外部力量的支持。然而,初创的公司,怎样快速实现产品原型的呈现,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

此时,合作单位北京市计算中心3D打印平台表示,能够为团队提供从产品设计到快速原型制造的一系列帮助。双方确定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后,李雨轩却显得有些焦虑,因为按照全程的外形、结构以及快速原型制造的服务模式,需要支付的费用数额不菲,这会给本就拮据的财务带来很大压力。

计算中心的回复大大出乎李雨轩意料:可以申请创新的资金支持,避免发生财务断流……在计算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李雨轩他们很快完成了企业注册和创新券申领工作。整个过程所需材料非常简单,需要资质和证件也很符合小微企业的实际。

李雨轩还记得那个下午,在计算中心3D打印室,高精度的3D打印机机舱打开的时候,他们的演示用产品原型还带着余温,就好像是刚出生的孩子,承载着团队的所有期望去迎接市场的第一次检验……

现在,李雨轩公司已获得百万级投资,开始研究批量生产工艺。而北京市计算中心从产品的结构咨询,到快速原型,到产品结构的改进,产品部件级改进,服务始终没有停止。

卢瑞金和北建院的故事

卢瑞金将节水视为毕生的事业。10年来,她带着这份执念,捐水窖、办公司、推广节能产品……而因为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支持,她的省博士节水系列产品变得更高效、节能了。

通过一次宣讲活动,卢瑞金得知北京实施科技创新券的事。“以往,我们的产品着重提高节水性能,却忽视了流量均匀性……” 听完实验室专家的讲解并“支招”,卢瑞金当即决定与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签订为期一年的研发合同。根据研究院测试结果的反馈,帮助其完成对原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的持续改善,并完成节水产品的研发与定型等方面进行。

“改进后的产品,流量均匀性指标基本达到了0.02L/s,领先国际水平。不仅提高节水性能,还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项目合作花费的5万元,全是用首都科技创新券支付的。”提及此次合作,卢瑞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儿,因为研发费用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成本还是挺高的。加之行业技术进步很快,企业的技术能力较难达到标准,所以创新券服务对我们来无异于‘雪中送炭’。”

汇集服务资源,激发创新热情

“首都科技创新券由政府发放,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购买科研服务时使用,收取创新券的单位持创新券到指定部门兑现。”北京市科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创新券支持的1498家小微企业中,注册资金0—100万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是申请创新券的主体。这部分小微企业基本上未被财政资金支持过。

据统计,自2014年12月创新券正式实施以来,共有1498家小微企业和80家创业团队与开放实验室合作开展了1694个创新券项目,共使用创新券9536.5万元;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能源环保、装备制造、工业设计、现代农业等7个领域。

截至目前,已有中科院、清华、北大等25家单位、577家实验室参与到创新券的接收工作中,并有73家创新型孵化器、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机构成为推荐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申请创新券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了资源方、中介方、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三位一体”的创新券组织体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