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遭遇资本寒冬?发掘好项目资本市场总是春

“双创”遭遇资本寒冬?发掘好项目资本市场总是春

图① VR在2016年初成为创业风口,却又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陷入低潮。图为一位消费者在体验华渔公司的VR产品。

图② 共享单车在2016年下半年爆发,摩拜、ofo是拿到最多投资的两家,小黄车、小橙车遍及各个角落。

图③ 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国家扶持的重点,很多明星项目都来自校园。图为北京一所职业学院学生自主研发的太阳能赛车。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曾经热潮涌动的“双创”遭遇了资本寒冬。创业平台36氪的数据显示,65.85%的创业者表示近期最让自己感到焦虑的是“账上就快没钱了”;39.02%的创业者表示现金流吃紧,仅够支撑未来6个月公司的运营;还有35.67%的创业者卡在了青黄不接的当口,“现金流相当紧张,等待新融资到位”。难怪有人说,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凉了。

可是,投资人却并不这么看。“从投资的整体金额和投资项目来看,2016年我们的投资力度远远超过上年。”达晨创投文旅基金副总裁、北京总部TMT投资部总经理何士祥统计一年“战绩”后,感觉“不差钱”,“现在好的投资标的比投资公司还要少,就像在大街上买白菜,街上全都是想买白菜的人,但已经没有好白菜了”。

投资人多,好项目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差距?

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杭看来,这是创业潮兴起几年后的必然结果。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曾经投资了39家企业,基本上都是行业排名前5位的公司。

他觉得,“有好项目的创业者就像山里的兔子,曾经满山都是,投资人随便逮哪只都行。到今天,兔子基本上没有了,要么被投资人投了,要么这些企业已经上市了”。

换句话说,各个行业容易变现的商业机会大都已经被发掘了,要么在现有基础上诞生更具变革性的商业模式,要么就需要发掘之前创业者没有留意的新领域。据统计,现在全国有2万多个基金,但好的项目有限。一旦有好项目出现,投资人会抢着投钱。

水木资本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唐劲草表示:“经历了前两年的泡沫,现在投资人对项目评审更加严谨。很多优秀的融资在项目上是不缺钱的,首期的融资规模很大,融资速度也很快,但那些不是很优秀的项目就会很困难。”

比起一窝蜂地见项目就给钱,投资人已经逐渐细分,在各自擅长的投资阶段和投资领域寻找项目。有的投资人喜欢投中后期的项目,不愿意冒险,有的投资人则喜欢小而美的项目,有的人只看成长前景。

近期,建银国际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泓溦最看好旅游项目。“中国人对旅游的热情,全世界有目共睹,更何况我们正面临着旅游升级。”他用互联网的眼光,把旅游看作一个平台:“比如旅游+体育,马拉松需要有很好的地方跑;旅游+影视,《爸爸去哪儿》把很多旅游景点带起来了;旅游+地产、旅游+小镇模式,落户北京的环球影城、古北水镇都是非常好的项目。”

人工智能也是当前被普遍看好的领域。线性资本合伙人王淮相信人工智能会先在一些具体领域爆发。“金融是一个强数据领域,智能化能够加强数据的作用,所以在互联网金融里面应该有很强的应用。”王淮说:“在数据性很强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品、安全等相关角度来看,用户画像、智能推荐、智能导购都是基于数据可以用AI机器人来帮助实现的。另外,ADAS辅助驾驶也是一个典型的场景。”

赶风口易,找方向难

风口的说法鼓舞了一批人。投身最火热的行业,是不是会过得温暖一些?

诺亦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刘昊扬对资本寒冬的提法并不“感冒”。“资本寒冬过一段时间就会有,2016年也不是头一回了。”他很诚实地说:“我以前也没觉得融资有多么简单,而且以前的融资比现在还难。”他曾经连续18个月没有收入,不停地往外掏钱,项目进展缓慢。

刘昊扬很早就开始做虚拟现实,2011年创业时大家都不知道VR,诺亦腾的商业计划PPT里提的是“实时3D人机交互”。“听起来很晦涩,也联想不到多大商业价值。现在流行的虚拟现实关键词,比如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早期根本没有,想要让投资人理解都很吃力。”刘昊扬回忆。

面对困境,刘昊扬始终坚信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是有前途的。果然,虚拟现实在2015年下半年爆发。羊年春晚上,首位虚拟主持人吉祥物阳阳与主持人撒贝宁同台,也让诺亦腾进入了公众视线。

VR火了,但刘昊扬并不觉得自己是赶上了风口。“大家总是习惯看什么是风口,但所谓的风口什么时候出现不可预测。”刘昊扬说,“作为创业者,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坚持往下走,如果方向反了,等多久风口都不会出现”。

创业者要顺势而为,将眼光放长远,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准“创业基因”,并且通过准确定位明确商业化方向,坚定前行。

创业趁热,市场不冷

跟刘昊扬一样,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循序同样赶上过风口,并且风口的风依旧在吹。刘循序所在的“创业公社”以扶持创业者为主要业务,目前有1300多家创业者在平台上注册。

2013年,创业公社靠100万元起家,2015年完成了A轮融资。“创业公社的使命是两个,一是作为存量资本的专业专家管理者,二是双创生态服务的引领者。”刘循序说。2013年到2014年,创业公社以城市存量资产为主,提供创业者空间和政策服务,2015年至2016年完成了数据和金融服务的所有准备工作,用刘循序的话说,是实现了“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级”。

现在,他又在谋划3.0版本,他选择了垂直孵化,在原来主要孵化科技公司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建基地,目前已在北京拿下8个基地。同时,创业公社也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因为自己做得够踏实,所以寒冷的资本冬天对创业公社来说不是太冷。刘循序相信,企业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在资本市场里就有多暖。归根结底,要想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减少失败,主要是提高自身创业能力,并对市场做好分析、预判,正视市场风险,也要做好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