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7省级研发机构引智2000多人

惠州:7省级研发机构引智2000多人

新型研发机构被誉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惠州市的新型研发机构现状如何?接下来将如何发力?今年8月,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10月12日召开的惠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了惠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惠州市拥有省新型研发机构7家,市新型研发机构2家,在建新型研发机构16家。今年8月,惠州市又有8家在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省第三批新型研发机构。

现状

财政奖补专项资金调动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性

“财政奖补专项资金很好地调动了新型研发机构的积极性。”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主任陈可辉说,从2015年开始,惠州市设立了专项扶持奖励资金,明确规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可获得市财政100万元奖励,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可获得50万元奖励。近两年来,市财政共投入6140万元,用于奖、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此外,我市还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专项补助资金。据初步统计,惠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共获得省资助奖励资金823万元。

截至今年8月,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集聚了惠州中科新能源研究院、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南方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惠州市三航无人机技术研究院等多家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据统计,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拥有研发人员近2000人,引进博士89人。

问题

新型研发机构规模偏小

陈可辉坦言,虽然惠州市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调研情况看,惠州市新型研发机构规模偏小,大部分还处于初创期,人、财、物投入还不足;尤其是高端创新资源引进困难,导致研发能力不够突出,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和亟需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薄弱。

近年来,惠州市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引进总量有所增长,达到一定规模,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落户数量仍然偏少,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主要原因之一是惠州工资福利待遇明显低于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同时,新型研发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学习、进修和学术交流等难以满足,其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受限。

建议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博士科研基金

针对财政投入问题,惠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学习借鉴广州、珠海等地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对接的做法和经验。比如,广州市明确提出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亿元经费用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对新型研发机构购置仪器设备费用以及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等,按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建立博士科研基金,对新型研发机构引进的博士科研人员,每人给予科研启动资金。

针对人才问题,惠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大胆探索人才引进、管理、使用激励机制,尤其是要制定高端人才团队创业扶持政策,通过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鼓励和吸引优秀创新人才团队来惠州落户扎根。可参照珠海横琴的做法,对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实行补贴制度,安排主要研发(管理)人员入住人才公寓或给予住房补贴,子女在优质公办学校就近入学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