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走上拍卖台

科技成果转化走上拍卖台

一边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源源不断产生;一边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老百姓需求不断升级,市场呼唤好技术带来好产品。两者之间原本犹如陌生人,从不互相打量。

如今,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早已形影不离。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率先探索技术有偿转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实现科技成果“纸变钱”,科学家、企业家、高校院所、政府机构,都在寻找“金手指”。

上海早期的技术交易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有偿转移,有点像个农贸市场。适逢周日,大礼堂或者运动场上,满满当当是技术摊位。说是摊位,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商品,摊主是一位位面容白净、不善言辞的科技人员。他们对问价砍价不好意思开口,说到技术问题,就打开了话匣子,恨不得上门服务,一分钱不要。彼时,技术“农贸市场”里,主要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合作、技术服务等形式的技术交易活动。技术供需双方直接接触,通过技术合同的登记管理来实现你买我卖。

1983年5月,市科委组建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专门从事组织全市性的科技协作交流和科技成果交易,初步探索有偿合同制。两年后,全市第一家以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易为主的常设技术市场,在万体馆亮相。技术成果终于有了新身份——交易商品。随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管理办法以及技术合同登记暂行办法相继出台,上海的技术交易市场已成雏形。

科技成果转化除了在交易市场挂牌,还有啥市场化的好办法?到拍卖会上亮相去!1993年8月28日的新民晚报,捕捉到了这一春的气息,头版报道了《本市首次拍卖科技成果》。报道提到:此次上海科技成果拍卖活动,已经准备了五个多月,经历了成果登记、评审挑选、看样展示、意向洽谈等阶段。看样展示活动中,有全国200多个单位赶来参加,结果被2家以上企业看中的科技成果有16项。主办单位表示,将从中选择部分被几家企业同时看中的成果正式拍卖。

其时,从1992年到2002年,发展各类要素市场是改革开放大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技术市场也在百花齐放。上海围绕技术市场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实践。科技成果“走”上拍卖台,让技术实现价值,是上海探索技术转移与拍卖交易机制结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的一次路径创新。寻找技术市场的架构,拓展技术市场的产品形式和活动方式,完善技术市场的规则与政策体系……最终,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上海的技术交易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

2015年以来,国家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2017年《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出台,寻求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谁有权转化”,科技成果如何作价,企业是转化主体等难题,正在被逐个破解。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转化,演绎着“造富神话”的同时,推动着3D打印、量子科学、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向我们走来。

科技成果拍卖,这一曾经新颖的技术交易方式,因其直接高效,如今依然在用。“交易机会更多,交易成本更低”,作为一种公开透明的物资和无形资产的交易方式,如今浙江、广东以及青岛等全国各地拍卖台上,也纷纷出现“科技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