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索为银行“松绑” 试点持有企业股份

中国探索为银行“松绑” 试点持有企业股份

在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民间投资跌入谷底的情况下,中国官方试图通过一些改革创新的“大动作”,来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就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作出部署。除了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减少投资管制、通过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等方式扩充资金来源等政策外,官方还表示,将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

试点金融机构持股企业,意味着未来内地商业银行不仅可以扮演间接融资的中间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也可以作为企业的直接投资者,在企业成长更早期阶段为其补充资本。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传统的投融资机制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导,这导致企业的债务负担较高。要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就需要推动改革,把以存贷款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化成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机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来降低杠杆率。

他指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新旧动能转换,新的动能强调创业创新、新商业模式以及新业态,这都需要大量的创业型资金来源来推动。满足这一部分资金需求更多不是靠贷款,而是靠创业资本的直接投资。

赵锡军表示,目前,中国能够提供创业投资的机构和机制都不够充足,而大量资金仍以储蓄方式集中在商业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官方改革的思路就是让传统的机构去做新的事情,让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居民存款来完成更多支持创新创业的股权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中国并不允许商业银行持有产业部门股权,直接经营产业部门。

对于官方此次提出的试点,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直言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创新”。

他表示,商业银行如果能够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将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顺应企业股权融资的巨大需求,有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

而改革对于商业银行业是机遇,徐绍史表示,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间接融资业务获得高收益的时代已基本结束,股权融资业务以其轻资本、高收益的特点,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加快转型的重要创新方向。

对于改革推进的关键,赵锡军直言要控制好风险,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做好投资业务和原有存贷款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

赵锡军分析说,不同业务在风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以及决策流程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说,控制信贷风险,主要是通过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来判断还贷能力;而股权投资则要基于项目的技术、管理和市场前景等因素,作出更为复杂的判断。

对于如何让这项改革既满足市场要求又能控制好风险,赵锡军建议,金融机构持股企业的试点可以和银行业自身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让银行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机构,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士在其中各司其职,做好各自领域的风险控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