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盟打造“精装版”众创空间

产业联盟打造“精装版”众创空间

近日,我国创业孵化圈再添新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项目孵化基地奠基开工。产业联盟作为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结成的协作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业化更强的“精装版”众创空间?《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孵化中心总经理林芸告诉记者,联盟由第三代半导体相关的45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龙头企业自愿发起成立,旨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发展。2015年5月,联盟依托自身资源成立了国际第三代半导体众联空间,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孵化服务。联盟成员之一的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众联空间的运营主体平台。

对于联盟为什么要进入创业孵化领域,林芸说,“当初主要是为了满足联盟成员单位的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当时联盟内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面临成果转化的问题,但实验室并不能承担创业孵化的功能;另一方面,联盟成员企业有一部分技术人才想自主创业,但又没有其他平台比联盟拥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更愿意借助联盟的平台。捕捉到这样的需求,联盟顺势而为地进入了孵化领域”。

联盟打造众创空间最主要的优势就是企业资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可以说是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升级版。目前联盟有会员近600家,其中企业比例超过80%。很多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都是联盟会员。”林芸说。

当前,我国众创空间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制约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专业化则是联盟的特色。”林芸说,“联盟主要孵化领域有3个,一是电子领域,包括可见光通信、LED等;二是电力电子领域,包括智能电网、高速铁路等;三是微波射频领域,包括5G移动基站、卫星通讯等”。

为了避免一般众创空间硬设施有余而软资源不足的问题,联盟孵化团队建立了专家库,依托联盟专家资源形成创业导师库,利用创业导师的集体智慧,促进入孵项目快速发展;同时开展深度孵化模式,通过特色的周末工程师会,以5人团队+5人创业大咖形式免费开展头脑风暴,提升企业成活率。此外,他们还整合国际合作资源,引进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空间创办中国研究院。

目前联盟的孵化器拥有1000万元的天使孵化基金,已入驻北京瑞王紫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慧光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代尔夫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个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培育了代尔夫特电子传感技术、瑞王紫外LED、智慧光达可见光通讯等项目,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授予特色产业孵化平台。

“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大多是靠收取小微企业租金,但是这些小微企业本身就很脆弱;还有一种就是收取创业者培训费用,这些都只够勉强维持日常运营。因此,众创空间运营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林芸将国际第三代半导体众联空间的运营模式概括为“打造双生态圈”,即打造服务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相融合的双生态圈。在服务生态圈方面,众联空间为孵化企业提供办公场地、资金、技术、行业专家、创业导师等;在产业生态圈方面提供公共研发和中试平台、测试平台,以及供应网络、分销网络、协作网络和客户资源。

林芸发现,联盟内的孵化企业或创客有技术无市场、不能变现导致存活率低。但在另一方面,占据市场的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技术需求很难满足,这就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的对接问题。“这就要求众创空间的运营主体能够在大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林芸说。

“联盟举办了首届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大赛,通过明星导师辅导、创客展示、专家点评评选以及由行业内龙头企业提出项目合作、技术难题招标、技术需求发布等方式开启项目招贤榜,并由企业设置悬赏奖金。”林芸表示,此举是希望通过持续的赛事组织过程,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赛事模式,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创新的作用,引领创业者项目研发“有的放矢”,加快优秀项目直接同产业对接,缩短创业项目转化周期,降低企业试错风险,提高研发效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