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孵化千万“小苏宁”背后

苏宁孵化千万“小苏宁”背后

CFP496306291

化整为零、聚焦小目标成为零售企业打破规模发展瓶颈的重要出口。2月5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开年工作部署会议上表示,将鼓励员工立足企业进行个人创业,通过孵化千万个小苏宁实现集团整体的千亿目标。聚焦零售行业,不仅是苏宁,包括天虹商场、国美、海尔等一众线上线下的零售企业都曾先后为鼓励员工创业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但这种做法能给企业带来多大收益还有待时间验证。

孵化千万“小苏宁”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苏宁试图通过创新业务实现集团发展的目标。张近东表示,伴随苏宁新产业的布局和新市场的拓展,集团吸纳了众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对于这些专业人才,集团鼓励他们立足企业进行个人创业,包括项目买断、团队包,产品服务公司化,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等多种形式。此外,在2月底召开的全球供应商大会上,集团将开放数据、金融、物流等资源,向供应商开放零售云,全力赋能供应商。

据了解,早在2014年苏宁就曾推出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与奖项支持,同时也将一些组织结构从原来的体系转变为独立公司、独立团队运营。在2014年“苏宁之夏”晚会上,张近东曾拿出1000万元设立“互联网创新基金”,意在鼓励创意推进互联网项目的苏宁员工。此外,如苏宁曾经推出的实时比价系统即“平京雷达”项目,以及现在运作的苏宁易购云店项目也都是当时互联网创新奖的获得项目。苏宁相关负责人称,通过平京雷达小组的价格输出,确保了苏宁易购正品、低价的优势;而云店项目则是将苏宁易购互联网转型成果落地,为消费者打造生活驿站式的消费体验环境,从而带动了销量。2017年苏宁仍然将聚焦于互联网零售,而独立运营的项目将有助于集团构建零售核心资源,打造零售产业生态。

2020年是苏宁新十年规划发展的节点,同时也被张近东视为苏宁腾飞的元年。张近东表示,之所以对年度目标提出逆势发展、高速增长的要求,不仅是基于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更是基于对自身发展的积累所建立的预期。上述苏宁负责人称,今年集团着重推广全体员工个人创业、小团队作战作。一方面,将会在集团的组织架构上给个人创业和小团队作战创造条件,将原有团队以小团队组织形式划分;另一方面,也会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

化整为零寻突破

说到企业内的微创案例,鼓励员工开设微店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不仅是苏宁,包括天虹商场、国美、海尔等一众线上线下的零售企业都曾先后为此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如传统零售企业天虹商场在2014年上线“天虹微品”业务并率先对部分地区员工开放。同样发力员工微店的还有国美,据了解,早在2015年,国美宣布将员工微店作为“全零售战略”升级的核心,在已有的1万名员工参与国美在线微店内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10万名员工开设微店项目。此外,2015年7月海尔也公布了微店计划,并在今年1月举办2017顺逛发展战略发布会上,海尔方面再度明确了“电商”、“微商”、“店商”的三店一体布局。

将员工转化成为“店主”,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实则是增添了一条引流的渠道。据了解,目前电商企业推出的微店业务多是通过佣金业务吸引个人加入成为店主,店主可根据需要在自己开设的“网店”编辑商品,再利用微信、微博、Q Q等社交工具将商品分享至社交圈,提供服务,形成销售。天虹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个人的传播效果不容忽视,让员工成为微店店主,不仅可以推广产品,还可以满足员工身边家人、朋友的购物需求。海尔电商总裁、顺逛微店CEO宋宝爱表示,顺逛微店用一年时间发展了34万个微店主,这些微店主广布在线下店周围,和海尔商城体系遥相呼应,2017年海尔计划将微店主规模扩大至100万个。微盟CEO孙涛勇曾表示,电商平台每年的广告流量费投入很多,所以让自己的员工或者用户来买东西,实际上是节省了流量费,把流量费给到了用户和员工。

瞄准机遇警惕风险

鼓励员工创业既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同时也能让员工实现增收,但这种效果显然是以高额投入为先,何时能够实现收益还需要时间的验证。就员工而言,以上述的微店案例为例,有不愿透剧姓名的电商企业员工表示,开设微店的成效不可一概而论,公司内有人可以在一月内获得5000-6000元的额外收入,但也有人可能开店2个月也不会开张。而对于零售企业来说,依托员工的创业项目,企业很可能产生较大的爆发价值,但同样可能存在风险。

据了解,2009年代工巨头富士康曾推出过“万马奔腾”计划,鼓励员工返乡创业,回到老家县城开电器小店拓展企业分销渠道,但在此后的3年时间中,因为货源供应不足、缺少市场话语权等因素接连受挫,大批门店关闭。在电商行业专家鲁振旺看来,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都有自身的一套零售体系与生态圈结构,既有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协同发展能让企业进一步扩大增长空间,但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与员工、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能否找到合适的契合点。

对于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如何权衡,张近东认为,创新需要交学费,布局也需要投入。就苏宁的产业投资定位而言,集团不追求短期投资收益,而要追求长远的零售行业资源的增值。将集团的万亿大目标,通过成千上万个小苏宁分解成众多小目标,通过小苏宁的自发推进和执行,将会给苏宁2017年的互联网零售模式带来新的想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