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按图索骥”到“自由创新” 西安市改革科技资金支持方式激活发展潜能

从“按图索骥”到“自由创新”西安市改革科技资金支持方式激活发展潜能

今年7月底,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一轮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共募集资金9.4亿元,将用于对核电、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

西部材料公司在核电、环保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2014年西安市第一批技术转移专题资金项目的支持。截至目前,西安市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共建立10个专题领域资金项目,投入科研资金近亿元,大幅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一批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为全市提升发展动能进行了技术储备。

企业决定创新路径

以支持陕汽商用车关键技术创新而设立的陕汽专题资金项目,也是享受西安市科技支持新政策的10个项目之一。

在新政策中,政府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单个项目支持,转而围绕促进全市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转移和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和龙头企业共同设立专项科研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参与企业技术路线决策,只是作为“把关人”做好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为后续科研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这样的机制,“倒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技术攻关,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发展。据了解,陕汽专题资金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由陕汽控股自筹2000万元,西安市科技局专项资金支持1000万元。实际上,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陕汽为了完成设定的研发目标,实际投入达8000万元以上。

“以往企业报项目完全依赖政府的科技计划,指南上面有什么我们申报什么。有时候,指南上边的项目不一定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而所需要的指南又没有。”陕汽控股科技管理部部长刘大鹏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陕汽专题资金项目最令人振奋之处是,从以往对一个点或者某个部件的创新进行支持,转向对整个商用车产业链的布局创新加以支持,最大限度发挥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

正是在该专项资金的带动下,陕汽突破一批汽车领域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实现了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发展,促进了西安市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

不断激活的创新基因

随着科技支持新政策的实施,政府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创新基因不断被激活。

“西部材料创新金属材料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立项之时,曾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首批50万元的基金太少发挥不了作用。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正是在这50万元的政府投资支持下,企业生产出国产首根第三代先进反应堆控制棒;之后,又得到200万元产业化基金,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也是在该基金的支持下,企业建成了钛合金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航空用钛合金厚板的产业化开发,为国家重点项目的按期进行作出了贡献。据介绍,该项目投入3600万元专项基金,撬动社会总投入3.7亿元,预计未来将达到产值规模20亿元以上。

以财政专项为引导,调动市场金融资本的主体作用,激活企业创新基因正是西安市科技支持新政策的重要目的。该政策实行近3年,首批十个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十个龙头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提升了经济活力。截至目前,政府财政投入科技经费45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专项资金累计7.13亿元,专题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2.1亿元,并储备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技术。

结成产学研同盟军

在专题资金的作用下,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成果转化提供方和需求方,而是产学研的同盟军。企业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从研发阶段已经开始。

在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一代高效、节能缝制设备研制”项目中,企业联合西安理工大学,共同实施,建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项前瞻性技术储备。今年以来,在整个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企业高端缝纫设备生产线加足马力,产品全部出口到欧洲市场,且供不应求。

在西部材料副总经理郑学军看来,这种模式跟高校联合,为研究生定向培养探索了一条新路。“高校研究生上学期间,就参与带基金项目的研究,毕业后到企业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实现了企业和科研的无缝对接,也为培养稀有金属人才提供了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高校院形成了稳定、长期、密切的产学研关系。截至目前,在基金项目的带动下,产学研深度合作涉及30所高校、44项技术顺利转化、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15个、联合培养人才273名。在此基础上,西安市还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积极开展技术转移转化,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使基金项目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